点火瞬间。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刚
腾空而起。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刚
北斗导航卫星效果图。(资料图)
中新社2月7日电据韩国报纸《朝鲜日报》6日报道,中国于本月3日利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从而对实际上一直垄断卫星导航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美国发起挑战。
竞争愈演愈烈
人们作为一般名词经常想到的GPS实际上是指美国从1994年开始运用的卫星导航系统。但是,如果突然限制使用GPS,国家主要功能可能会立即陷入瘫痪状态。
航空大学教授张泳根说:“美国可以选择性地在特定地区的卫星信号中使用扰频器(对信号内容进行加密,使其无法接收),这一事实已经在伊拉克战争中得到确认。”因此,中国根据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计划”,从2000年到现在共发射了4颗卫星。2月3日零时28分,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北斗”也安全进入了预定轨道。
中国的目标是,在2008年之前构建能够在整个亚洲范围内使用的系统,并最终向太空发射35颗卫星,覆盖全世界。欧盟主导的伽利略系统的目标是,耗资30亿欧元,共发射30颗卫星。包括韩国、中国在内,日本、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也在参与该计划。当初的完成目标是2008年,但由于技术等问题,延长到了2011年。中国也向伽利略计划投资了296万美元。
俄罗斯从苏联时期的1976年就开始推进和美国GPS相抗衡的“格洛纳斯”系统,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期陷入经济危机,计划被迫中断,只运营了一半,也就是16颗卫星。
美国国防部高度紧张
美国正在开发的导弹防御系统必须基于GPS。中国的北斗计划不断令西方世界感到紧张的原因也是用于军事方面的可能性。美国国防部在去年制定的中国军事力量分析报告中指出:“北斗系统最适合部队、船舶和缓慢移动的运输方式,能使领导层安全地收发命令。”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更加精确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军队非常重要的资产。战争爆发时,敌人很难扰乱北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