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庆富
罗雪村 画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尤为引人关注。就此话题,笔者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祁庆富教授。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关注
问: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现状?
祁庆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都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渴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尽快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又担心本民族传统文化遭到冲击而流逝。这在人口较少的民族中尤为突出。
在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属少数民族的项目占有相当比重,这表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祁庆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有一个重要理论支柱,就是文化多样性理论。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具体条件不同,文化的发生或早或迟,文化的发展或快或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缺。历代各民族之间虽然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但又都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存在和发展着,都独立创造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特色文化。与此同时,这些特色文化又都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正是因着这些文化而呈现出多元性的鲜明特征。从此出发,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性”尤为突出,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保护好它们,就是守护住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精神家园。
传统文化转型与重构是必然之路
问:应如何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祁庆富: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特别提出“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政府主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原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困难更大的民族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国家应给予特殊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问:谈到“保护”,流行两种提法:一是“传统文化保护”,一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应如何区分?
祁庆富:两者不是等同的概念。“传统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全盘文化”,在社会文化变迁的转型期,其不应当也不可能“全盘”保留和保护。传统文化转型与重构是中国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之路。
尊重各民族的“民间信仰”
问: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应如何对待“民间信仰”?
祁庆富:抢救、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精神内核”价值。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有许多民族长期普遍信仰宗教。其民族文化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形成了本民族传统的宗教文化,如彝族的毕摩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由此,我们讲:“民间信仰”是大多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精神支柱,体现出了中华各民族生生不息的坚韧、顽强的生命精神。尊重各民族的“民间信仰”的价值,就是尊重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