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
金牛区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为契机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促进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张渝
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42岁的严晓燕显得很干练,在刚刚建成的清水淳风小区,她既是小区物管公司的行政主管,又是这个小区的业主,而此前,她的身份是清水村一组的普通农民。
| |
国家公园带来万余岗位
淳风二组的黄万凤对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公园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公园开建,她就被招聘为公园的保洁工,不仅每月有近600元的稳定收入,还有更多时间照顾残疾的丈夫,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淳风社区的帅小伙吴彬从部队转业后,放弃了很多机会,在国家公园的管理公司当起保安队长,“工作好,生活的环境也美。”吴彬的妻子本是新疆一家三甲医院的护士,看到丈夫的家乡建得如此美好,便辞职来到这里,在清水淳风小区干起物管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当地已经有300多人在公园和农民新居的物管公司实现就业。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的建设,还将吸引大量的第三产业企业进入,整个国家公园将提供森林建设维护、旅游观光服务、小区物业管理、配套商业管理等一万余个就业岗位。
农民住新房 自己搞物管
国家公园中的中国小镇,具有川西园林特色的清水淳风小区已经建成,今年年底前,淳风、清水两个社区的5600多名农民将全部告别散居房,在这里实现集中居住。“集中居住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金牛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不仅能住这么漂亮的小区,还能在这里上班。”严晓燕告诉记者,今年2月,两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了物管公司,通过公开招聘和培训,社区的100多个村民成了物管公司的职员。明年,随着居民和商家的进入,公司还将开发家政、托老、托幼等服务项目,还有大量岗位提供给当地村民。
生活变好了 收入更高
在国家公园建设的同时,金牛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实现农民可持续快速增收上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农民”的身份、生活真正得到了转变。据了解,土地整理后,居民每亩土地的流转租金一年可达5000元,而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居民经营国家公园项目无偿提供的商业设施,分红收益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加上就业收入、住房租金、社会保障金等其他收入,居民的腰包真是鼓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