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成都软件产业将以技术和服务外包为突破口,着力提升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年内组建成都软件工程学院——在昨日举行的中国内地—香港—海外软件外包合作论坛上,当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勇将这一计划和盘托出后,立即引来了到会嘉宾的热烈反响。
| |
突破口:
服务外包带动自主创新
据刘勇介绍,目前成都软件产业已将基础定位确定为走自主创新和服务外包综合发展的道路。但在当前国际软件外包梯度转移、离岸作业迅猛发展、国际国内竞争形势严峻以及国内软件需求市场尚待培育完善等情况下,我市软件产业将以技术和服务外包为突破口,带动自主创新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欧美软件外包为重点,积极发展日韩外包。要坚持以“ITO”技术输出为基础,积极发展“BPO”流程服务。着力把软件产业的发展与推进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现代设计业、咨询业、广告业、文化创意业、网络运营业以及呼叫中心(CALLCENTER)、数据中心(DATACENTER)、设备中心、采购中心等的到地发展,将其一并纳入软件产业的政策支持和环境配套体系。同时鼓励软件企业以人员派遣、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等形式,加强与软件发包商的交流和合作。
人才培养:
改变现有橄榄状结构
“成都软件人才具有人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和稳定性良好的区位优势,下一步我们将力求在软件人才的数量规模、能力水平、职业素养、稳定程度和相对成本上,全方位提升我市软件人才的竞争优势”。刘勇表示,首先是在体系上将实现“产销对接”,通过组建成都软件工程学院,整合高等院校、软件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培训等资源,大力开展软件人才的实战性培训和定制性开发。通过大容量、高时效地进行人才转化,满足软件产业迅猛发展带来的巨大人力需求。
同时,有效地推进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广普性人力资源向企业所需的专业性、实用性人才资源的转变,并实现基于软件人才保障的“产销”互动、无缝对接和平滑过渡。将鼓励中、高等院校与软件企业开展合作,支持学校在现行体制下,尽量嵌入软件实用化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缩短课堂教学与企业运行的距离。将支持非软件院校和非软件专业嵌入软件类课程,推动软件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有机融合、和谐统一,为软件企业,尤其是基于“ITO”、“BPO”的软件外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与此同时,在结构上改变成都软件人才体系上缺乏高端和低端的橄榄状结构,形成由架构师、分析师、工程师和编程人员组成的从高端、中端到低端的金字塔结构体系。通过软件实训教育平台,大规模培养从事软件编程的技术工人,并置换出在软件编程岗位的大量软件工程人员,用以加强工程管理、过程控制、品质保障等中级人才培养,并通过环境营造、政策吸引、海外宣传、企业招募和开展软件人才“回家工程”等方式,大力吸引引进国际软件高端人才来蓉发展。本报记者尹婷婷香港报道
新闻链接
成都软件培训市场引来关注
“成都专业人才储备丰富,这已经是业内普遍认可的事实”,广州天河区软件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许多企业到该园区开展业务或开设公司的软件企业在了解情况时,都将是否有稳定的人力资源作为首要的考察内容,可见,这对企业的重要性,“成都能够未雨绸缪,在自己的强势上继续锦上添花,一定会有效提高其竞争力,也必定为今后两地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国信安和金海洋两家首次参展的教育机构,就在论坛结束后不久,便立即有来自爱尔兰、澳大利亚以及国内的北京、大连等地的公司主动和他们联系,希望了解目前成都软件培训市场的情况,有意与其开展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