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济开发区减排大见成效,穿区而过的漕运明渠旧貌换新颜。污染企业交税再多也不能入开发区
在西安的北城区,经济发达,高楼林立,但却环境优美,人居和谐,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环境的保护是并行的。在这些现象的后面,是一条规定在起作用,那就是:招商引资第一关——先做环境影响评价。不管外来投资有多大,环保关过不了,开发区不接受这样的投资。开发区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件事:曾经一家企业计划投资4000万元在经开区的泾渭工业园内建一家年产3000多吨的化学试剂厂,销售年收入可达6000多万元,由此可知每年向经开区所缴纳的利税。
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好事,经开区还是坚定的开出了否决票。为什么呢?原来,这一企业的化学试剂产品品种达到了十多种,不同种类产品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水。退一步来说,即使是企业投入钱来处理污水,也会因为化学产品的巨大腐蚀性,造成设备运行中的风险,而且污水渗透能力极强,如果这些污水废物处理不当,极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或其他污染事故。不但拒绝新的污染,根除旧的污染也是经开区的内容。利用行政审批相对集中的优势,经开区真正将“环评”作为了前置条件。去年,一家年产2万吨的废纸造纸厂彻底关闭,此举不但减排污染物COD2400吨,还能节水480万立方米。良好的区域环境其实就是吸引力。一些重污染企业走了,一些更大的企业则慕名而来。从康师傅、到金威啤酒,一个个产值巨大的食品企业在此落户,并不断追加投资……
投入巨资在经开区改善生态环境根据科学发展观,经开区把全方位改善环境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无论是投资软环境还是区域生态环境、人居环境,都是经开区人最为看重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经开区把引入“绿色GDP”和构建生态化开发区摆在突出位置,注重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形成了新时期的竞争优势。经开区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确定了具体的绿化指标,全面启动了改善空气质量的“蓝天工程”、治理水污染的“碧水工程”和美化自然环境的“大绿工程”。西安城北第一个“绿色社区”、第一座大型生态公园、最大的城市运动公园,相继出现在开发区内。去年7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203个“国家级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草滩生态产业园成为我省三家“示范点”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渗透着经开区人的辛勤汗水和50亿元巨额投入。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服务环境、产业环境等诸多要素的不断改善,形成了开发区最可宝贵的核心竞争力,使得美国可口可乐、德国西门子、英国罗尔斯·罗伊斯、日本三菱电机、挪威海德鲁、瑞士ABB等13家世界500强企业先后在这里投资办厂。文/记者原建军图/记者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