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搓澡工、捏脚工、服务员……而且要求应聘者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昨天上午9点半,位于北京市牡丹园附近的权金城集团某洗浴中心的招聘现场已经吸引了近百名大学生。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已经收到5000多名大学生的应聘材料,其中四成左右即2000名大学生应聘搓澡工职位。
大学生是理性的,在搓澡工的每小时补助高达56元的待遇面前,大学生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架子,这样的务实精神令人感到欣喜。
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如此强调大学学历,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炒作,让媒体为自己做免费广告,另一方面,也是在借大学生的身份来提高自己洗浴中心的档次,而更为阴暗却又心照不宣的原因恐怕是,洗浴中心这样做,也是在满足某些阴暗的消费心理。
这些年,大学生逐步走出了象牙塔,人们看待大学生虽然没有以往那般“神圣”,但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几个字,还是能吸引相当一部分人的眼球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读过大学,却又暴富的那些人而言,让“女大学生”为自己服务,是相互比拼的一种时尚,是提高自己消费“档次”的一种手段,是颇能满足他们的某些畸形甚至是阴暗的心理的。
于是,我们看到,大学生身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已经有可能成为某些大款所愿意消费的一种“商品”了,前年,不就有大款在北京的大学校园里贴出了寻求“处女”包养的广告吗?
而最近的调查显示,在一些大学校园,每到周末,女生宿舍楼下就挤满了高级轿车。去年,南师大闹得沸沸扬扬的女大学生被要求陪领导跳舞,无不说明了社会正在逐渐形成这样的一种畸形消费。
都说大学生工作难找,女大学生工作更难找,但在当保姆和当搓澡工这样的职业里,却是新闻不断而又异常火爆的。面对这样的应聘热潮,不要太过于狂热,不要太过于鼓励,这里面,确实是存在着畸形消费和人才浪费等因素的。
诚然,你要说当保姆和搓澡工这里面包含着高新技术也并无不可,是啊,保姆带孩子何尝不可以发挥管理学的优势,而搓澡工又何尝不可以说成是体现心理学、医学乃至美学的一种综合“艺术”呢?更现实的,从搓澡工当上大堂经理,甚至是国际大企业的CEO,这都是可能的。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相比较国家的稀缺教育资源、相比较国家和家庭花大本钱对一个学生进行的四年本科投入,相比较于贫困山区教师的极度缺乏,我们还能对大学生热衷于当保姆、当搓澡工,感到由衷的欢喜吗?
开放的社会,人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对于大学生当保姆当搓澡工,我们无权干涉,但整个社会的价值标杆,是必须要插在最高处和最需要的地方的。(欧木华)
不为岗位,是为“附加值”
笔者认为,大学生竞聘的是搓澡工这一岗位的“附加值”,而不是岗位本身。可以假设两点:第一,如果是边远地区的招聘,会有这么多人报名吗?第二,如果招聘条件中添加了“只招聘有北京户口者”一条的话,别说2000名,能有20名大学生应聘也该算是大新闻了吧?所以说,之所以会出现2000名大学生竞聘搓澡工的事情,完全是因为这一岗位的“附加值”可以满足部分大学生不断降低的就业标准的要求。第一,如果竞聘搓澡工成功了的话,可以让自己留在北京。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六成高校毕业生即便毕业时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第二,当搓澡工可以让自己“骑驴找马”,当了搓澡工就算暂时把自己安置下来了,这也就让自己在找其他工作的时候变得相对从容的多了。更何况当搓澡工还有一份相对不错的收入呢。第三,这并不是当一辈子搓澡工。应聘的大学生们说,“如果是从捏脚干起,应该也没问题,如果一直干下去,那估计不行。”“没有基层的经验也不可能做好大堂经理的工作。”总之,对于大学生的选择,还是不要上纲上线的为好。(裴娇健)(来源:上海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