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语文课上,我第一次看了很有趣的电影《有话好好说》,老师借助对这部影片语言的讲解,帮助我们加深对王蒙的《语言功能与陷阱》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认识,让我觉得对汉语的掌握更深了。”南开大学学生杨峻峰这样告诉记者。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任重道远。去年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语文”两个字,又以矫健之姿,重新回到了高校的课堂上。
大学语文加入必修课行列
曾有一名大学语文教师这样说:“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拜下风。”有人说语文是“维系中华文化之链”,但进行语文教学的教师竟抛出如此无奈之语,我国千百年来优秀文化的沿袭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中国语文课对我们理工科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大一学生王小虎说,“以前大家很少注重自身在文学方面的积累与修养,但中国语文课一开,通过对古代作品的研读,我们不但学会了鉴赏文学作品,并且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所认识。这门课对我们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让我们受益匪浅。”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课教师李军钧认为,一个人是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并重的,理工为主的高校长期以来偏重理性思维的锻炼,某种程度上理工科教育会忽视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基本的语言表达、交流与辨识方面存在缺陷。而中国语文课恰能帮助学生在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发展感性思维,使其思维方式更加完善。
大学语文这门新加入必修课行列的课程,在南开大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南开大学将知识性的课程内容放在网上,让学生们自己写作、看材料,课堂上则采用灵活的手段对硬性的知识点进行补充。
师资不稳教材无序尚待解决
据了解,一些学校的大学语文正处于没落阶段,有的学校从原有的一学年100多节课缩减到停开此课程,有的学校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萎缩很厉害,从20多人缩减到不足5人。
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成为大学语文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这样的师资安排,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还势必对课程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学校虽然有固定的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队伍也比较稳定,但是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搞科研、发表论文方面都有困难,教师们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
记者了解到,有的学校没有大学语文教师,由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甚至有的学校全部由研究生上课,这些教师也只是把大学语文作为过渡,根本无法保证授课质量。
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据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指出,教材建设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在某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还有少数学校关起门来使用自编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搬”别人的材料。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师资、教材对于一门课来讲是最重要的条件,在大学语文逐渐成为高校必修课的今天,要开好大学语文,就要下更大的力气解决这些问题,让大学语文的“复兴”强势而有力。
扭转大学语文的“边缘”地位
作为传授语言文化的大学语文,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汉语这个帮助我们沿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具,如何重新开好这门课,真正地扭转它的“边缘”地位,引起了诸多专家的思考。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髙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立专门的教学科研机构,使其成为一门自主管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内涵和学术发展前景的高品质课程系统。要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培养语文教学的后备人才。”陈洪对记者说。
从教材方面来说,近几年来有影响的教材其侧重点各有不同,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情况需要改变。据了解,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将推荐5到6种风格多样、品位高的精品教材给各高校,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大学语文教学的不同情况自由选择。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表示,教育部推荐的教材,应选取高质量、不同层次的教材,因为大学语文教材不但应该有序、有特点、重质量,在综合性大学与工科性大学间还应有所区别。大学语文重新成为大学的必修课,使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不断延续。大学生对汉语有更深的了解,可以让我们的优秀文化植根于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徐维彬杨晨光)(来源: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