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电线都被埋在地下
在日本中部旅游,感受最深的是,传统与现代天然融合。日本的小城,古旧住宅鳞次栉比,街边民居大多是二层低矮木屋,色泽淡雅的店铺都是老式拉门,古朴整洁,毫不张扬。阳光落在石街木屋上,显得如此安详。天很蓝,没有遮拦,街道上常常看不到一根电线杆,据说电线都被埋在地下了。保留传统,其实是很费心思、很花钱的,是需要新技术作保障的。
丰桥的朝市在日本是相当有名的,从江户时代起一直经营到现在。
它的特色在于,市场上出售的东西从蔬菜到手工品多种多样,全由当地居民种植或制作。这里没有小贩的高声吆喝,只有摊主悄声细语和恬静笑意。工艺品精致,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菜蔬新鲜,包装讲究,老太太诚恳告诉客人,讲究园艺,注重环保,蔬菜全是绿色食品。
许多小店小作坊,据说有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了。你看,门楣上挂着松叶制成的大大的绿球,那是老字号酒坊,门一推开,酒香扑鼻而来。在飞高山老街上的一个古老酒坊,我们参观了清酒酿造过程。虽然作坊古色古香,但是酿酒工艺高度科技化,作坊的光线、温度、湿度,都有精确的控制,从米的选择到酿造到酒糟的处理,都有整套技术处理流程。传统的韵味保留着,科技化处理落实到了每个细节。
人与自然游客登山有三条道露天温泉与自然和谐
让人与自然亲近,日本人考虑得挺周全。比如三重县志摩的合欢乡度假村,专门安排了三条不同的道路,让游客登山观景,有巴士道,有自行车道,有游客的漫步道。
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日本温泉里一泡,更有美妙体验。日本温泉一般规模很小,不管是温泉旅馆,还是星级酒店,温泉努力做成露天的,要与自然融合。在温泉里面,多半一抬眼,山林景色就入眼来。在日本,着泳装、裹毛巾进场都会被视为“异类”,这让不少中国游客觉得不适应。其实这种全身心放松,人与自然的融合,正是日式温泉的传统内涵所在。
露天温泉像个小池塘,池水含纯天然的硫磺矿物质,温润滑软。当身体被温热的泉水全面包围,自会感觉热量从脚底的涌泉穴遍及全身。那夜,天上飘起雨来,清凉雨点和袅袅蒸气交融,蒸蒸热气所醺腾出来的丝丝暖意,舒心得难以言喻。还有一次在伊豆露天温泉,温热之气氲氤而上,顺着绿树矮墙向空中极目望去,夜幕中只有一颗小星星与我对视,身子沐浴在温泉柔和的包围中,呼吸着小树林的清新夜气,真有一种沐浴于天地之间的情趣。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日本温泉独有的。
计划与执着暴风雨中让你参观伊豆公园
与日本有关部门接触,感受最深的是计划的周密与各方的默契。此次应日本中部广域观光推进协议会的邀请,中国旅游观光团一行分成AB两组,走访了8个县(行政上相当于中国的省)的20余个城市,每到一处,当地观光局官员已经作了周密安排,各个博物馆、景点负责人必在门口早早恭候。除了观光,多半有研讨会;几乎都是观光与研讨的密切结合。会议简朴,没有水果没有茶点,但是议程、发言人名单,与会者座位席图,乃至会场示意图等等资料,人手一份。到了个别晤谈时间,每桌安排一位译员,全程翻译。我们每位参观者,都有一份详尽的观光意见表,需要逐条填写。中国参观者的每一条意见,日方都记录备案。
日本观光局与地方官员、企业、民间社团互相联动,日本航空公司也积极联动,根据中部旅游的调查情况,根据中国游客的需求,研判中国与名古屋、中部地区的航线与相关机票价格策略,以便推出优质服务。
日本人的认真劲儿,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时间表上定好,那个星期日上午9点参观伊豆公园。可是刚一上路,暴风雨呼啸着袭来,搅得天地间一片昏暗,巴士都被狂风横扫得有些摇晃。这样的鬼天气,怎么参观公园?可是公园的园长和主管一行人早早在风雨中恭候着,一脸诚恳向我们挥手致意,认真地告诉我们:计划不变,重点参观暖棚。我们一人一把小伞,走过了长长的甬道,不出几秒钟,衣服就湿透了。尽管公园负责人和迎宾小姐身上湿漉漉的,可一样笑容灿烂,如数家珍详尽介绍。暖棚里培育的源于世界各地的仙人掌,千姿百态,色彩斑斓。
伊豆公园雨中一幕,日本园艺工作者的敬业精神,他们雷打不动严格履行时间表的执着劲儿,让我们深深感叹,难以忘记。
郡上八幡食品塑料样品制作场。日本师傅(左)正向中国游客作讲解。许多食物样品,都可让游客亲手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