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的20年,曾经多少辉煌的光环和记忆,在今天看,忽然都成为一种回顾的资本。老影片的悠悠时光和新港片的票房业绩混杂在一起,是今日博客上追忆灿烂唏嘘今日的中心。香港电影的前世今生,成为博客回顾的新一轮展示,熟悉的影片和经典的台词,纷纷成为众多博客的主题。
香港电影的最好时光,是1986年到1996年的那10年,应当属于70年代人青少年记忆的深处,带着青春期的躁动却无一意外地成熟起来。吴宇森、徐克、王家卫、关锦鹏、刘镇伟……这些如今港片大腕都成就于当年的香港电影界。正如有博友写道:“如此强烈地怀念1986-1996的香港电影,只因为那十年的香港电影由衷地好看,故事好看,细节好看,编得好看,导得好看,演得好看。即便是文艺片,也有熨帖的生活气,渗透在镜头里,反映出那时代的电影人对生活的积淀。那十年中香港电影的土壤、耕耘、劳作与收获,也是最令人眼花缭乱欢天喜地的。”
也有博友感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如今的香港电影与内地影视都深深烙上了那时候的香港印,只是再不见那辉煌灿烂。
也是在两天前,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典礼上,金像奖协会主席文隽表示,一定要保住香港电影的“江湖地位”,并请到赵本山、周杰伦、梁朝伟等顶级明星压阵。这一言论多少有一些悲哀之处,然而无论产量和票房如何令人不快,港片还在向前走。金像奖只是香港电影的一个缩影,而香港电影的未来柳暗花明,都还承担在中国电影人的肩膀上。
不过,有博友说得好,“不能因为奥斯卡逐年下跌的收视率来衡量好莱坞的电影退步,也不能因香港金像的乏善可陈来预见华语电影的良莠不齐,总之意料之中的平淡也是一种希望的实现。”悠悠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