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传递爱,撬动我生命的支点”

  “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地爱你……”舒缓的歌声,没有一句旁白,王德林的故事在跳跃的一行行字幕和一张张照片中,娓娓道来,5分钟的DV感动了评委和在场的所有人。

  4月13日中午,坐在记者面前的是刚刚“走”出评选现场、身披2006年度“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红绶带的王德林,一个7岁开始就高位截瘫、需要钢板和支架才能坐立的常州残疾青年。

  “你的获奖感言——”

  “我的‘工作’是为孤寡老人送去临终关怀,这几年,11位老人陆续‘走了’。获奖时想起他们,有点高兴不起来。”

  “你的愿望——”

  “如果我不在了,‘一加爱心社’的爱能延续……”

  趴在床上24小时守候,

  是我最大的“优势”

  “因为车祸我瘫痪33年,左肾、脾脏和大半个肝脏切除。很多人问我,你这样的身体,常年只能在家趴着,又靠低保生活。你怎么去帮助别人?”

  “我的回答是——时间,身体不由我支配,时间却任由我支配,这就是我的优势。我可以一天24小时守候在床头的电话旁,哪位老人需要,打个电话,就有志愿者上门。”

  1999年,王德林发起的“一加爱心社”成立了。“一”是我,加上无数的志愿者;“一”和“+”叠起来,就是“干”起来;就是一家人……8年来,王德林的顽强、激情和人格魅力像磁铁一样,吸住了无数青年人的力量。爱心社很快凝聚了102名骨干,登记在册的志愿者超过1000人。他们常年关照30多位独居老人,8年来无偿为老人们提供服务3万多小时。

  老人弥留之际,摸着志愿者的头发默默流泪

  “一加爱心社”的服务对象,基本都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志愿者多数是学生,还有很多行动稍微方便点的残疾人。

  “身体不错的老人,志愿者一周去一次。身体很差,甚至弥留的,我们24小时轮流值班,直到老人转危为安或平静离去。有的老人,我们坚持照顾7年,有的短短几天相识后,就要分别。几年来,我们陆续送走了11位老人,他们把志愿者当成了亲人,走得很安详。”

  王德林还记得8年前,爱心社服务的第一位老人——佘奶奶。志愿者踏进这个家时,昏暗的小屋肮脏不堪。老人因为哮喘和乳腺癌,浑身散发异味。志愿者轮流照看她半年,给她翻身、擦洗、喂水。临终前,佘奶奶一定要见见王德林。当王德林被志愿者背进小屋后,佘奶奶流着泪,双手抖抖地、不停地在作揖。

  “有位老人临终前,摸着志愿者的头发默默流泪,仿佛床前伫立的就是自己的儿女。志愿者为他们穿上最后的衣服,送他们离开。做这些,让很多娇生惯养的年轻人第一次领悟了生命的意义,领悟了父母的爱,学会了感恩。”

  书写“大爱”,才是

  对爱的最好回报

  “为什么选择‘临终关怀’——”

  “让老人在最后的时光过得快乐,走得体面,其实是对生命的尊重。在他们恐惧、孤独、无助的时候,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在他们耳边轻声叮咛‘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的……’直到他们的每一个细胞都停止游走,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

  王德林说:“父母和儿时的伙伴,帮助我完成高中的学业。30多年来,我的吃喝拉撒全部由母亲操持。她即使在生病昏迷时,嘴里念叨的还是‘给小四一个馒头,别让他饿着’。只有把我得到的亲情、友情,从这里传递出去,汇聚很多人的力量书写‘大爱’,才是最好的回报。传递爱,撬动了我生命的支点!”

  本报记者 唐 悦 宋金萍本版值班编辑 刘 镇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