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晨报》3月29日报道了由于当前多数大学校园社团的活动资金都找企业提供赞助,因此,社团活动也难免被企业要求渗入太多的商业元素,校园活动开始有些变味的现象。作为经常组织并参加社团活动的大学生,笔者深有同感。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为有同样爱好、兴趣的同学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使校园社团文化健康向上地发展。社团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还可以培养学术兴趣、发展个性,增强集体意识、团队精神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校园的开放,一部分大学生社团正渐渐发生着异变,突出的两点就是:一、越来越官化,社团内部层次复杂,大小头目云集,讲话发言更是“官话”、“套话”;二、功利性越来越强,一些学生借助各种社团活动及拉赞助之便徇私利己,更有甚者通过饭局、聚会、旅游等手段拉帮结派、争名夺利。笔者曾经“有幸”亲见两位“社团精英”为争夺某个社团职位,恶语相向后拳脚相加。高校在对学生社团加强管理和指导的同时,也应加大对社团活动资金的投入,切莫使社团成为学生争名夺利的名利场。(余亚斌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