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座城市,能够打动老百姓,打动投资者的是什么?不仅仅是高楼林立的繁华,更多的还在于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管理。这便是所谓的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直辖十年来,随着重庆发展速度的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日渐成为我们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公厕免费有点难
“临时工怎么办?”一提起公厕免费,青年路厕所管理员聂朝平就反应激烈。他所管理的厕所,处于交通要道,6个人两班倒。“即使收费,收入和支出也不平衡。”他介绍,收到的水费通知单明明白白——一个月234吨,商业用水1吨4元多,再加上电费、单价一百多的几个压水阀损失费,根本不是月均3300元的公厕收入能弥补的。“如果真不收费了,只有走人。”在502路起点站的厕所里,承包人冉龙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天40—60人的入厕量,每年2500元的承包费(水、电、维修都由环卫局出),这样平均每月大约400元的利润。“我们一家3口,平时就住在七八平方米的厕所管理室内。免费了又该到哪里去呢?”冉龙英感到迷茫。2004年,南岸区在全市率先将环卫部门管理的160多座公厕陆续向市民免费开放。据南岸区环卫处统计,免费后仅仅数月时间,弹子石一免费公厕每月水费就连续近万元,而此前实行如厕收费时,该公厕这一支出每月不超出1000元;该区文化馆及劳动巷的两处公厕每月水费也比免费前高出数倍。同时免费公厕设施也遭到破坏。此前环卫部门每年维修公厕的费用一般不到1万元,而现在每年需要3—4万元。市市政委宣教处处长刘艺介绍,公厕免费后,管理费用全部由各区政府财政拨款补贴,而就目前免费的区县而言,政府的投入尚不足以支付保洁员的工资以及水费、维修经费等开支,管理单位入不敷出,因此也就很难有高质量的管理及清扫作业。另一方面,如厕者的文明素质对免费公厕的维护运行也是一大考验。
七嘴八舌说公厕
还公厕的公共属性
十几年前重庆很多公厕都是免费的,那时候厕所是倾斜式,蹲位下就是粪池,设施简单,管理起来也相对方便。上世纪90年代初公厕开始收费了。这样可以保证管理资金,这我们也能理解。但现在该到还公厕以公共属性的时候了。公共厕所本来姓“公”,属于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事业,这不能以经济发达不发达为取舍的理由。世上就怕”认真“二字,只要政府管理、投入认真了,没有管不好的。——市民周载铨
免费公厕不能免掉管理
我在临江门打工的一个书铺边就有一座公厕,以前这个公厕免过一段时间费,我去过一次,里面脏得根本无处落脚,没人打扫卫生。后来再去发现又开始收费了,里面也算比较干净了。免费是好事,但我担心公厕真正免费后怎么管?这不应该成为“死角“。免费不能免掉管理,管理者应加大投入。——重医大二学生马海珠
公厕管理可引进市场机制
公厕免费开放,管理就成为关键问题。政府不仅要制定管理制度,还应加大监督力量。可以引进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并实行严格的考核监督。一些城市的经验值得借鉴:桂林采用“搭售”方法,将沿街区800多座公厕与相应的商业门面捆绑招标,中标的私人业主享有商业门面50年的经营管理权,公厕免费向公众开放。南宁在公厕取消收费后,保洁管理采用招标方法,政府采购保洁服务,既保障了保洁人员的收入,也提高了他们的服务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市市政委市容环卫处处长余诚自己方便也要与人方便上公厕时,常常看见有些人不爱护公物,压水阀、水管等设施被破坏。其实,一方面国家财产受到损害,另一方面最终被损害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公厕毕竟是为方便我们所有市民修建的,希望大家都能爱护它,不要损害公众的利益。——滨江路居民张正厚(记者方科文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