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黏、软、香,最对阿拉上海人口味。可普通粳稻亩产550公斤左右,增长缓慢,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日前,上海市农科院水稻专家成功选育长江流域杂交晚粳稻恢复系申恢254、申恢1号,为上海周边的晚粳稻插上“杂交”翅膀,亩产量一下子增长50多公斤。
吃得饱更要吃得好
杂交水稻,对国人不陌生。袁隆平首创“三系”配套的杂交稻技术,相继育成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超级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不过,这些“超级水稻”都是籼稻,多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南方地区,更适合当地人的口味。
吃得饱,也要吃得好。上海人爱吃的江南粳稻,能否同样利用杂交优势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粳稻米?自上世纪80年代,上海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专家开始复制袁氏“三系”法则,为晚粳稻寻找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向科技要高产好口味
上海科学家利用优质粳稻不育系的细胞质源,培养出产量高、品质优的粳稻“妈妈”。寻找合格的粳稻“爸爸”时,却碰到大难题:上海郊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粳稻品种,基本上都是保持系,难觅恢复系。
看来,只好向籼稻“借宝”。研究人员创造性地借鉴籼稻恢复系,将袁隆平千辛万苦找到的籼稻恢复基因,导入上海粳稻。然后,采用聚合杂交和系统选择,经过十几代、近十年的培植和选育,最终把恢复基因融入进粳稻血脉,成功地培育出杂交粳稻恢复系申恢254、申恢1号。高产示范亩产甚至超过750公斤。申恢254还是获得首个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晚粳恢复系。
培育中国水稻的希望
在我国,杂交籼稻已占籼稻种植总面积的80%左右;而一亿亩粳稻种植面积中,杂交粳稻还不到5%。“相比杂交籼稻,杂交粳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这个数字从5%跨越到50%,全国每年将增产35亿公斤优质稻谷。”课题组组长袁勤援引袁隆平的话,强调杂交粳稻潜力巨大。
目前,以申恢254和申恢1号为父本培育的杂交粳稻组合,已在上海郊区、浙江、江苏等地大面积种植,累计推广种植135万亩以上,增产优质稻谷5600万公斤,为各地农民增收9000多万元。其中,“常优1号”和“申优1号”作为“优秀儿女”,更成为长江流域主要的两个强优势杂交粳稻组合。
本报记者马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