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孔子借助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周游,越来越受欢迎;作为民族图腾的龙则出师不利,出国不久就有杂音返乡,于是有人感到了文化归属失落的痛苦。这表明在今天多元文化激烈的碰撞中,如果没了民族文化的归属,仿佛去根的飞蓬,迷失于风中。
我们面对世界各地摄像机的探询回避不了一些问题:诸如传统的中医在西医面前是否还有本土的尊严,引以为豪的笔墨纸砚在电脑面前是否还能潇洒一回……不可否认,在融入世界的现代化潮流中,民族文化的传承日趋沉重,一些人对待自己民族文化产品仍然唯世界奖牌是尊,亦步亦趋步人后尘,难以望其项背。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物质文明的冲击,当民族文化遭遇外来文化的挤压,很可能造成人们思想的迷茫和情感的彷徨,这时候就格外需要重树民族文化觉醒和自尊的大旗。因为我们的国粹还不能立刻被世界接纳,文化传统还没有变成走出国门的文化体系,我们自己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倘若把希望仅寄托在各路明星的个体身上,让他们凭借自身的影响去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会显得形单影只。面对有着深厚底蕴的中华文明,还有待我们更多的人承担历史的责任,从另外的层面做足2008奥运这篇大文章,以此彰显民族的文化精彩。
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就是在国人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态度和精神面貌;举手投足间流露的睿智和涵养。在中外交流、多种文化的交汇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的今天,不管是官方的仪式还是民间的活动,都不要忘了你在自己的位置上代表着中国,都应把展示民族尊严当成一种文化的自觉。
对于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我们大可不必在官方和民间的界限上做文章,只是别把文化当成商品的附庸和点缀就行,让文化在独立的文化层面展示就好,不必用自卑者的怯懦,也不必用自傲者的玄虚来制造一些文化的噱头。文化传播本身有它自己的特点,只是当世界名将站在我们的领奖台上,当世界媒体争相报道我们的民族精神状况时,最能承载民族文化的文学艺术能否迸发出让世界惊目的光彩,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任重而道远,我们是要有点紧迫感。
时下很多旧文化中糟粕的东西正打着文化的旗子招摇过市;很多在过去都搬不上台面的手抄本,今天借助网络的便利在大行其道,污染人们的视听,搅乱人们的思维,使很多人丧失了起码的思辨能力。而真正的传统文化精髓只好躲进古旧书店或尘封在私人的书橱中束之高阁,这不应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盲点。试想,若是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文化精英,哪里能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却偏偏随俗而推波,媚外而助澜呢?知识分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投身社会的理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自身修养的壮怀,在当今文化精英的身上是有点像晨风中的雾霭,淡了,远了;我们期望这种精神的回归是初阳的晨光,亮了,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