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熙(高中资料图片)赵承熙“女友”艾米莉
到目前为止,美国警方仍未确认究竟是什么因素驱使韩国学生赵承熙(新华社此前译为赵承辉)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案。不过警方已经发现,赵承熙一直就是一个非常孤僻、内向、古怪的人,最近更是举止怪异,纵火、跟踪女生。
孤僻内向独来独往
校方一位发言人表示,赵承熙一向独来独往,学校对他的背景了解相当有限,“他不合群,我们很难找到他的信息。”其同学则表示,赵承熙生前性格内向,郁郁寡欢,不与他人交流,大家平常就觉得他怪怪的。
据周围的人说,赵承熙从韩国移民美国后很难适应周围的环境,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从不参加韩国学生会组织的聚会,几乎没有认识他的韩国学生。
赵承熙的同学回忆了去年第一次上文学课时的情景,其他学生当时都作了自我介绍,而赵承熙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在签名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而赵承熙写的只是一个问号。老师问:“你是叫问号吗?”他什么也不说。
他的同学朱莉·普尔说,赵承熙上课时总是坐在后面,戴着帽子,很少参与课上活动。他们所在的系不大,但赵承熙“像个匿名者,从不与人交谈”。
课程剧本充满暴力
赵承熙的英文老师罗伊两年前就发现这个学生的文章内容扭曲,曾将此事反映给学校,但校方当时以自由创作不应干预为由没有处置。
罗伊称,2005年夏天,她曾为赵承熙所在班级的学生们教授过英语写作课程,并要求学生们自由编写英语剧本。在阅读和批改这些剧本时,她发现赵承熙的剧本中充满了暴力和仇恨,多次出现杀戮和威胁的字眼。
罗伊说:赵承熙写的剧本有一幕提到继子与继父的冲突,包括双方使用铁锤和链锯打斗。另外一个剧本则提到了学生幻想杀死猥亵他们的一名教师的情形:两个未成年人对老师满腹仇恨,“我想杀死他”重复出现多次。
罗伊解释说,很多时候,在创造性写作中,作者经常会透露一些你不知道它是虚构出来的、还是作者正想那么干的信息,人们对此向来是不加防范的。赵承熙在剧本里直接写到了暴力和死亡,他笔下的一个人物总是会愤怒地威胁要杀死别人,而另外一个人物也威胁说要像别人杀死他的孩子一样去杀掉别人。罗伊说:“在单独交往时,我其实对他会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我将这些情况报告给了校管会,但我既没有收到回复电子邮件,也没有发现问题得到了解决或改善。”
笔记本里写满咒骂
案发后警方搜查赵承熙的房间时,发现了写满咒骂及不满的笔记本,在多达8页的文字里,赵承熙对学校里一些有钱人子弟的作风表示强烈不满,骂他们“放荡败德”、“狡诈”、“骗子”。其中一页写道:“是你们导致我这么做的(Youcausedmetodothis)。”警方还发现了赵承熙写的一封信,信中说“结束的日子临近,该采取行动了”。他还表达了自己对宗教信仰的失望情绪。
调查显示,赵承熙最近显示出了“举止怪异和暴力的迹象”,曾在一间宿舍纵火,并跟踪一些女生。赵死时,一只手臂上有红墨水涂鸦的“IsmailAx”字样,警方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室友对其一无所知
一年前,赵承熙曾和另外3名学生共同生活在一个宿舍中,他的怪癖让室友们深感困惑,因为他整整一年都很少和室友们说一句话。室友奥斯特说,赵承熙总是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寂静感觉,他说:“许多次当我走进宿舍房间,我都看到他坐在桌子前,眼神空洞地凝视着前方。”
室友披露,尽管赵承熙从不搭理他们,却喜欢跟踪他们的女朋友,向她们发送手机短信进行骚扰。室友们对赵承熙进行质问,赵回了一条手机短信:“我想杀死我自己。”室友们立即向学校进行了汇报,赵承熙被迫接受了几天的心理咨询。
据赵承熙的前室友称,赵承熙只有一次在宿舍卧谈会上,向室友们敞开了他的内心秘密:他有个想象中的女朋友,是个超级模特,他和这个想象中的女朋友互相昵称对方为“斯潘基”和“吉莉”。
据悉,尽管赵承熙在弗吉尼亚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但他以前却对室友们谎称他主修的是商业,所以他的室友一直都以为他是商业系学生。
所谓女友只是单恋?
警方目前仍然将赵承熙杀人的直接动机锁定在感情问题上,怀疑赵承熙因为对女友变心不满而下了杀机,第一名受害者艾米莉应该是他的女友——但这只是怀疑而已,还不能肯定。
现年18岁的艾米莉是大一学生,来自弗吉尼亚乡村,非常喜爱马匹,经常和母亲一起骑马打猎。艾米莉被害后,不少朋友在网上发文纪念她。“艾米莉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女孩,她性格外向。”她的朋友杰西卡说,“她是一位非常好的人,总是能让我微笑。”
美国媒体18日援引艾米莉室友希瑟·霍的话说:“艾米莉的男朋友另有其人,两人关系很好。她与赵承熙没有任何关系。我从没见过赵承熙,之前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另一个同学说:“我不相信艾米莉是赵承熙女朋友的说法。孤僻内向、自我封闭的赵承熙与活泼的白人女孩交朋友,本身就近乎奇迹。我想大概艾米莉是赵承熙单恋的对象吧。”
相关
凶手父母受惊过度休克入院
凶杀案发生后,一度有消息说赵承熙的父母企图自杀。韩国媒体随后报道称,赵承熙的父母只是受惊过度,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报道说,赵承熙的父母得知儿子在学校疯狂打死32人之后受到巨大震惊休克。
赵承熙出生在韩国一个贫困家庭,移民美国前全家在首尔租地下室生活。当时的女房主说:“他们生活非常困难。”1992年,年仅8岁的赵承熙与父母一起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开始,他们在华盛顿郊区落脚,父母在一家洗衣店工作。在那里,赵承熙逐渐长大,拥有了美国绿卡,获得了美国永久居住权。
贫困的生活,移民美国后低人一等的生活,构成了赵承熙成长的经历。
延伸
赵承熙案的心理学分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 李玫瑾
我认为情感问题肯定不是赵承熙杀人的主因。情感问题只能说是导火线,他的犯罪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感情问题犯罪只可能是情绪化的、一时冲动式的激情行为,而从赵承熙的犯罪过程来看却不是这样。首先他准备充分,这一点从他携带的枪支和子弹的数量可以看出;第二他计划周密,在第一现场作案后两个小时又前往第二现场作案,而且作案前还把教学楼的门给锁上。这些都表明赵承熙作案蓄谋已久而不是一时冲动。
从媒体报道来看,另一种有关犯罪动因的说法是仇富心理。无论是感情问题还是仇富心理,有个共同点就是偏执。那么赵承熙的偏执心理从何而来呢?
赵承熙小时候就跟父母移民到了美国,生活相当不容易。青少年偏执心理的产生与早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的偏执心理从他写的剧本中就可见一斑,这些虚拟剧本提到了很多暴力行为,这可以说是他偏执心理的映射。另外,赵承熙到美国后,他本身自带的韩国文化自然就降到了亚文化的地位,偏执心理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身处异乡遭到歧视。
有了偏执心理之后,能否找到一个疏导渠道决定了偏执情绪的走向。青少年时期是人遇到挫折最多的时期,这时如果找不到排解渠道就会出现问题。从新闻报道来看,校方曾建议赵承熙接受心理咨询,但是对于他是否接受了心理帮助却不清楚。由于一刀切地重视隐私,美国教育系统对青年人心理辅导就不够到位,特别是对于亚文化群体。这也导致了偏执心理的恶性爆发。据《中国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