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建设,我市目前已经形成点、线、带、面相结合,以城市公园为中心,以居住区公共绿地为补充的多元化绿化体系。如何通过园林绿化更好地为古城西安增添活力,昨天上午,著名专家张锦秋、权东计、刘辉、吴雪萍,以及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园林绿化处处长李建设、绿化养护管理处处长陈宪章等聚集一堂,各抒高见。
| |
第十五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内容之一的“园林绿化为和谐西安添活力”专题研讨会,由西安市市容园林局、西安市土木建筑学会主办,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承办。
城市绿化
应选择乡土速生植物
绿化应首选乡土速生植物
绿化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城市园林绿化要以提高生态功能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园林绿化处处长李建设建议,绿化中应选择以生态效益较好的乔木为主,选择抗污染、耐旱植物,选择能迅速发挥生态功能的乡土速生植物。
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树木,特别是大规格的乔木,产生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灌木和草坪。改善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和空间结构,应坚持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结构合理,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城市的绿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西安是内陆城市,地处西北干旱地区。我们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要按照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植物配置上要注意选择抗污染性强的植物,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在经济实用的原则下,要有限选择抗旱性能强的树种,以减少养护成本,节约水流。
城市绿化建设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践证明,过多引进外来树种,忽视本地树种,会造成城市绿化千篇一律,失去城市个性。城市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不但能迅速发挥生态功能,还能节省运输费用,降低建设成本。
城市西北需设计大型林带
根据西安市经济快速发展、建立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化要做到早规划、早策划,针对西安市的目前现状,要做好整体规划,建大块绿地。结合西安山、塬、河、田、城的自然地貌特征,提出“八带五区”的生态绿地系统。“八带”指八条沿河生态绿带:秦岭北麓生态带、渭河生态带、浐河生态带、灞河生态带、泾河生态带、沣河生态带、镐氵皂河生态带:“五区”指秦岭生态区、神禾塬生态区、少陵塬生态区、洪庆塬生态区、狄寨塬生态区。
李建设还特别提出,应在西北方向设计大型林带,阻挡沙尘暴的侵袭;甚至在城市中建设大型“绿肺”,使西安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从“谈桥色变”到花满桥阴
过去绿化一般人的观点是“谈桥色变”,人们总认为桥下太阴,不好成活,而如今我市的一座座桥下却姹紫嫣红,好似小花园。
绿化养护管理处处长陈宪章介绍说,2002年他们从金花饭店高架桥开始,涉足桥下绿化。一开始也摸不透,拿不准,但经过冷静分析选择一些耐阴或半耐阴植物品种试验,基本起到了覆盖裸露地作用。2004年又开始随着市政工程西进先后成功实施了南二环的朱雀路、含光路转盘桥下绿化。由于桥下地形变化,选择苗木单一造成部分地段绿化失败以后,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在劳动路的桥下绿化施工中注意了这些问题,植物选用非常丰富,八角金盘、桃叶珊瑚,生长得出奇的好。佛甲草能覆盖在养护条件较差,桥身较低,需水较少的地方。同时还注意季节变化,特别是冬季,对一些还未木质化的八角金盘等搭扣薄膜,防寒保暖。在苗木生长季节,注意多施有机复合肥,让这些苗木能健康茁壮成长,依靠自身机能抵御病虫害和冻害的侵袭。
让城市成为历史的展厅
生活的秀场
步行是感知城市丰富的地方文化和生活特色的重要方式,也是城市空间人性化发展的需要。步行的需要给城市景观建设带来前所未有挑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辉女士设计出一条西安大雁塔至钟楼的步行旅游线路,让游人通过步行,感知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为居民提供联系的公共活动场所,展示上千年历史在人们生活中的沉积。这条线路将满足人们吃———传统小吃;看———有当地城市生活气息和历史遗迹风貌;行———步行和自行车结合;娱———体验特色快捷的娱乐等四个方面的需求。
了解城市的历史不只是在博物馆里的特殊时刻,刘教授设计的线路将打开陕西历史博物馆东边的围墙,让“围”起来的历史走出庄重的玻璃盒子,围墙内环境与城市的街景空间连通,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让人们“走出博物馆”也能体验历史。
历史不应仅仅是古塔寺庙,更是融于市井的风土人情和特有的公共生活景象。西安人的一些传统的生活行为方式是展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正在受现代生活的侵扰而逐渐消失。刘教授提出应通过打通部分居民生活小区的方式,使游人在步行中深层次地进入城市,接触市民最真实的生活场景,感知整个城市的人文脉络。大雁塔至钟鼓楼一段串联了四处寺庙,寺庙隐藏于城市闹市中,与城市公共空间一墙之隔,两者缺乏有节奏的渗透与融合。刘教授建议应在寺庙周边增添一些暗示性的设计,使两者融合起来,向游人充分展示西安城市生活的一种品质和景观特征。本组稿件由记者郝迎利实习生袁文妮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