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发展得那么久,拓展得那么宽,年轻人有没有必要保持对于遥远的黄帝的记忆?”“河南人形象如何,没必要自己站出来说话。”前天,余秋雨参加中国·新郑黄帝国际论坛替河南人说了话。
黄帝是中华的首位记忆
耶路撒冷有一面哭墙,很多犹太人一见到哭墙就把头顶在哭墙上,口中念念有词,热泪横流,而且不断用自己的嘴去亲吻砖石。
有人问,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感情那么深,我们要不要学习他们?
余秋雨说不,理由是他们是一个流浪民族,整个犹太民族被驱逐,在全世界流浪的时候,就只剩下这堵墙在他们的记忆里,这是他们文化记忆的最高象征。
中国虽然历史上灾难不少,但一直没有失去过辽阔的土地,所以有很多记忆,但首位记忆就是黄帝。
“中华文化发展得那么久,拓展得那么宽,年轻人有没有必要保持对于遥远的黄帝的记忆?”余秋雨将第一道题抛向了听众也抛向了自己。
“有!”余秋雨说,如果没有一个稳定文明发源地的固守,人们就成了像离开枝头的黄叶一样,要受到他人的践踏,受到他人的鄙视。因此,犹太人看到哭墙时会痛哭出声。
中国万里长城内外有辽阔的土地,所以才有完整的记忆。如果要让华夏子孙能够在这个地球上庄严地站立,庄严地生存,要保留住文明的集中发源地,保留着文明的精神象征,都要保留住它的起点——黄帝。
余秋雨为河南形象正名
“昨天中午我在北京出席一个聚会,他们知道我昨天晚上要飞到河南来,好多河南籍的朋友都站起来拿着酒杯说:‘感谢你到我们的家乡去。’我说,错了,这是我们共同的家乡,我……”余秋雨还想再说下去,声音却被台下的掌声与欢呼声淹没了。
有一段时间大家对河南有误会,很多河南人向余秋雨“求救”,前天,余秋雨帮河南人说话了。
面对外地人的误会,余秋雨认为:“河南形象好不好,河南人没有必要站出来说话,伟大的唐代诗人,除了李白是天外来客外,从杜甫开始,那么多的伟大诗人都是我们河南人。”
“所有的地方歧视都是可笑的,那是不知道历史,也不知道现实。我想说明的是,发展文明的重心所在,很长的时间之内就是中原大地,中原大地确实是中华文化发祥地。”
“中原文化是中华进入文明门槛的所在。现在的拜祖,就是文明的起点和现在连在一起,让我们知道是来自何方,懂得跪下来拜我们的祖先,知道跪拜是进入文明的一个起点。”
“中原有青铜器,有文字记载,这是记录文明的标志,这几个东西是中原文化最完整的,也是最集中的。”余秋雨说,中原文明是强化文明的基地所在。
在余秋雨看来,“老子、孔子长时间住在河南”,所以河南是发展文明的重心所在,是进入文明的门槛所在,是强化文明的基地所在,是发展文明的重心所在——这是中原文明。施彩英
见 解
幽默说盗版
在讲到中华文明的缺憾时,余秋雨认为其中有一个缺憾就是中国人不在乎真假。
他以自己的书被盗版的经历为例。他说:“我四处找领导说明情况,说这样盗版下去可不是个事啊。”
领导听完申诉后,哈哈大笑说:“小余啊,想开点嘛!好书多印点怕什么?你写的这些书又不是黄色小说,又不会危害人民。”
余秋雨认为,这恰恰是一代人的思维,对于我们现在打击盗版、维护知识产权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思维障碍。
论多元文化
最近,于丹遭遇部分学者与网友的“狂轰滥炸”。
余秋雨觉得对中国文化的阐述越多越好,不要过于挑剔,这个教授有这种方法,那个教授有那种方法;大家不必要有那么多的情绪,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需要宽容再宽容一点。非常有趣的是,余秋雨用一个商品方面的例子来说明文化的多元性。他说,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去供销社买袜子,只有那么一种。现在不一样了,商场里的袜子太多,你会产生一种多元的烦恼,其实买一双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如果大家都不喜欢的话,它会降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