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无奇不有。近日,多家媒体报道,河南郑州出现了一家专门为“第三者”提供“转正策划”服务的网站,名字也充满噱头--“横刀夺爱”。联想到之前互联网上频频爆出的博客擅自暴露他人隐私、通过QQ进行色情服务等光怪陆离的事情,人们不禁疑惑:网络道德难道就没有底线吗?
资料图片
利欲熏心 网站竟为“第三者”策划“转正”
“仗我神器,傲视群雄;横刀夺爱,谁与争峰?第三者的快乐天地,本站提供各种技巧让您夺到想要的幸福。”这是这家“横刀夺爱”网站的广告短信。
网站设有“横刀夺爱秘笈”、“情感狼道”、“恋爱必杀技”、“夺人之夫”、“夺人之妻”等栏目。其中,类似“横刀就要夺爱”、“第三者如何转正”等文章,比比皆是。网站的盈利业务是“横刀策划”,其宗旨为“夺回属于你的幸福!”收费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最高为500元。
网站开通后,当地市民和专家均对此表示反对。网站“怕引起市民和网民太多反感”,在开设了十几天后暂时“自我封闭”起来。但是对于这个夺人眼球的网站名字,网站的负责人称他们并不打算放弃不用。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横刀夺爱”网站如此明目张胆地为“小三”(网民对“第三者”的蔑称)提供服务,其社会根基在于日益壮大的“第三者”群体。全国第一家“第三者热线”的开通者,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杨宪生,据其热线的调查经验表示:当前80%的家庭离婚是因为第三者插足。
对于该类网站的出现,社会学家认为,逐利动机是直接动因。我国国民目前对于财富的渴望和追求正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积压了几十年的人类趋利本性一旦释放出来,具有惊人的力量。“横刀夺爱”网站的策划者,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操办这样一项为千夫所指的业务项目,并赋予其如此哗众取宠的网站名字,其动机无非在于“搏出位”,想赚钱。利欲熏心的不良商家已经完全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但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事实上,专门为他人“横刀夺爱”,并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东西,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依据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经营“横刀夺爱网”以及替他人“横刀夺爱”并不会构成违法,但如果这把“刀”一旦失去控制并造成严重的后果,使用者就可能涉嫌犯罪。
对这种现象值得反思的是,网络既然能让“横刀夺爱网”之类的渣滓泛起,让许多骗人害人的勾当堂皇出现,这样一种不受制约的网络自由空间,真的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吗?看来,在互联网的内容监管领域,确实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至少,拒绝那些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内容,应当是一个起码的评判和监督标准。
———— ————
◎
网络道德失范根源在于他律与自律的失衡
现在的网上世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色情网站、偷拍视频、肆意谩骂和人身攻击层出不穷,现在又出了个替第三者提供服务的网站……这些污染网络环境的现象是如此之多,让人不免生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慨叹。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海教授对此不以为然。“不要低估我们现在的道德水平。人类的道德水平,千百年来,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变化。变化的是外在的他律制度。”于海教授一脸的淡然和笃定。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还基本上处于“熟人社会的阶段。那个时候,每个人都从属于某个单位或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的权威、同事的议论及街坊邻居的评价等外在的他律力量非常强大,以致于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不得不具备较高的自律能力。因为如果不自律,就必须受到他律,而他律的代价往往比自律的代价要高出很多。
“如果一个人偷了辆车,”于海教授风趣地举例说道,“可能没多久就传遍了单位,那么他在当地很可能就混不下去了,”“但是在当今城市里就不同了。这么大的一个城市有多少人会对他的历史知根知底呢?他很可能还会活得逍遥自在。”
而网络世界更把这种“陌生人社会”的特质放大了无数倍,那句著名的“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就是对此的生动诠释。
所以,现在的网络呈现出一副光怪陆离的面貌,木子美、芙蓉姐姐、竹影青瞳、演艺圈“潜规则”事件频频曝光……各路“神仙”你方唱罢我登场,真是好不热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37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0.5%。有人认为,可以把这算作中国的新国情。政府应正视互联网作为传媒新渠道、文化传播新载体的功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充分利用好这一新兴传播形式。
专家支招:三管齐下,完备他律促自律
其实,对于网络乱象,国家也出台了不少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但总体来说,收效甚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络传播专家张海鹰教授认为,这是因为所有这些管理措施都是依据传统媒体的特点制定的,它们可能对传统媒体的监管能发挥效力,但是对于新媒体——网络,就很难发挥出明显的作用。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行之有效的管理网络的办法,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哪一个措施是万能的“法宝”,张海鹰教授说,“包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都还在探索之中”。
在于海教授看来,目前的网络乱象是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是必要的代价。
而在制度建设方面,专家建议应重点从三个方面建立起较完善的他律制度环境。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谈自律,才是现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
首先,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很关键,应重视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以IP地址追踪为例,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根据IP地址追溯。这种技术现在应用较多,较普遍。诸如此类的还有加密、安全认证、防火墙等技术。事实证明,一旦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对网民发挥强大的威慑力,让网络不再处于一种不受限制的自由状态中。
其次,应重塑网络“熟人社会”。网络社区如果建设好了,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熟人社会”,而网上ID就是网民的网上身份证。网民在其中可以塑造自己的声望、信誉,而这种软力量是一种很强大的“他律”。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研究室主任项翔博士认为,目前互联网传播呈现扁平化趋势,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门槛,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几乎都可以为互联网注入内容,如果单纯用监管的方式不仅很难、实际上也不可能真正管好互联网,所以必须要加强法制力度。据了解,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是缺少,而是太多,多头管理造成的空白区其实是不健康、不正当内容钻空子的温床,这其实是值得研究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道德看似一个社会舆论和公共道德统辖的问题,但最终还是应落实到依靠法制管理的层面来解决。
(责任编辑:安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