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地上的野广告。
编者按管理者与野广告制造者们周而复始的“猫鼠游戏”,一直是一个让人们关注的话题。野广告“久治不愈”,成为城市管理之疾。这个“猫鼠游戏”难道只能无休无止?今天起我们推出“关注城市野广告”系列报道,寻找有序治理的良方。
4月16日,省城的王女士出差到潍坊,走在城区的马路上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她仔细一看才发现,从前那些到处都是的野广告突然“蒸发”,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街道、崭新的站牌。经了解,这一切得益于两年前当地一家政服务中心对野广告清理权的竞标成功。
政府出钱,家政中心负责清理
记者赶到潍坊见到潍坊天河家政服务中心的曹秀爱经理时,她刚出差归来,最近她一直在高密、诸城、昌乐等地奔波。“现在不少城管部门在和我们商谈清理野广告的事宜。”曹秀爱介绍,为了清理野广告,2004年6月潍坊市城管执法部门出奇招,对市区27条主要道路的乱贴乱画小广告的清理保洁权,进行了公开招标。
经过竞标,最后天河家政服务中心中标,并与潍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签订协议:由执法局每年支付36万元的清理保洁费,而天河家政则负责对城区27条主要道路两侧建筑物、各类线杆、广告牌、候车站点及其他设施上的野广告及时、按标准进行清理。
说到难处,家政经理大倒苦水
由一家没有执法权的民间企业来负责清理城市的野广告,的确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说实话,我们当时心里也没底。”曹经理坦言。本来从纯商业角度,他们估计一年能有六七万元的利润,但谈到工作开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她却连说了两个“没想到”。
首先是人手及经费的不足。清理刚开始,他们每天除了要清除新增的野广告外,还要将以前的那些彻底清除,光清除遗留的那些就用了两个月,人手也从20人增加到近40人。平均下来,一名工作人员一天要分摊近千条的工作量,有时一天能睡上三个小时的觉就不错了。
“前半年我们没挣到钱,还向里面倒贴了不少。”曹经理说,而且因为小广告及电话喷码多见于路边广告布及墙壁上,机器清洗对建筑物有损坏,而清洁剂擦洗又容易将广告布上的有用信息一并清掉,一些商贩或市民很不满意,有的还上前阻止。
两年实践,效果明显推广经验
最终经过大家近半年的努力,市区主要街道的“脸面”逐渐明亮起来,广大市民也习惯了这种整洁的环境。“现在一发现有乱贴乱涂的,市民就立即打电话通知我们。”曹经理说。
对此,曹经理认为,尽管先贴后清的方式有些被动,但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那些乱贴乱涂的人就会感觉小广告刚张贴就被立即清掉,无法起到宣传效果,自然会退避三舍。
为此,天河家政的工作人员还制定了详细的清理标准。“城管执法对我们监督的标准是,每天12点以前,每条街道小广告条数不能多于5条。”曹经理说,而他们自己的内部标准还要严格。据他们统计,如此下来,工作人员每天每人要清除电话喷漆50-80条,小广告200-300条。尽管工作辛苦,但明显的效果也让大家很是欣慰。
负责这项工作的潍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直属大队吴克亚副大队长告诉记者,当初决定采用竞标的方式,主要是考虑到这是一种清理野广告的长效机制,由专门的清洁人员来完成清理工作,我们出钱并进行监督,以一种稳扎稳打的姿态来实现遏制小广告的目的。由于效果非常好,现在这种做法已经在潍坊很多地方开始推行了。然而,对于这种“你贴我清”的被动方式,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毕竟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治理这种城市“顽疾”,应该拿出更多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