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策研究室综合研究局局长邱敦红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深情寄语:希望深圳特区报好上加好,在全国的影响大些再大些,创出自己响当当的品牌
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继续做好特区文章
4月的北京街头,桃花盛开,绿树葱茏。
20日上午,本报记者应约来到中央政策研究室综合研究局局长邱敦红位于中南海的办公室。欣闻深圳特区报即将迎来25岁生日,作为多年来一直关注特区报成长的老朋友、作者和读者,一向低调的邱敦红愉快地和记者进行了座谈。
“虽然我多年来一直都是深圳特区报的忠实读者,但是像今天这样和特区报记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还是第一次。我和深圳特区报有着不解之缘,我对这份报纸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多年来,每天下班回到家中,我都会抽空仔细阅读当天的特区报,欣喜地感受着深圳特区报的点滴成长。现在,特区报迎来了自己创刊25周年的重大时刻,作为老朋友、作者和一名忠实的读者,我首先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见面伊始,邱敦红的一番话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特区报是一份在境内外都有一定知名度的报纸
谈及深圳特区报的办报风格和特色,多年来一直关注并多次应约热情执笔的邱敦红了然于胸,如数家珍般逐一道来。
邱敦红认为,总体上来看,深圳特区报是一份在全国有影响的地方性大报之一,并且在境内外都有一定知名度。邱敦红分析,特区报首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紧跟时代步伐。作为深圳市委机关报,25年来,深圳特区报宣传了每一个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深圳市的中心工作,和时代贴得很紧;其次,特区报在贴近生活、服务老百姓方面做得也很到位,能够很好地反映民生民情。此外,信息量大也是特区报的一大特点,国际、国内以及深圳的新闻都一一囊括。值得一提的是,特区报的版式设计、技术处理多样性,版面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觉。
深圳特区报一些经典栏目和大手笔的策划也给邱敦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邱敦红告诉记者,每过一段时间,中宣部都会将发表在各重要媒体上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汇集成册,据他观察,其中深圳特区报见报的部分稿件也被收录其中,“这足以看出特区报评论文章的影响力,当然,这和你们精心组织全国一批理论界权威撰稿有关,这也看得出特区报要做全国有影响大报的胸襟和抱负。”
邱敦红对特区报最近的大策划尤为关注,他微笑着一连说出了好几个本报的策划报道,并特地点评了有关对深圳企业的系列报道,“你们前一段时间策划的关注深圳企业走出去的报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记者补充,那是报社“深圳企业闯天下”大型策划时,邱敦红连连点头称是,在座一席人相视而笑。邱敦红对特区报的关注程度以及细致让记者们感到吃惊和感动,“我留意到,你们的广告也很有特点,许多版面设计得很新颖,很有视觉冲击力。”
希望特区报在全国的影响再大些声望再高些
“深圳特区报过去取得的成就是显而易见,并得到大家公认的,但是事物发展无止境。作为老朋友,我一直希望深圳特区报能够好上加好,在全国的影响大些再大些,声望高些再高些!”说到自己对特区报的深切厚望,邱敦红真情流露。他表示,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关注着报纸的成长,并思考着特区报怎样才能够办得好上加好。
邱敦红高度肯定了特区报提出的“办全国有影响的大报、办全国最好看的党报、办全国两个效益最好的机关报”的战略目标,他认为现在特区报已经有了比较高的声望,但是为了实现提出的长远目标,还非常有必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他认为,任何一家媒体,若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归根结底需要突出“特色”二字,因为报纸的生命所在就是“特色”。“我认为,深圳特区报,顾名思义是深圳特区的报纸,所以首先还要继续做好做足特区的文章。可不要小看特区这两个字,它可是‘改革、创新’的代名词,深圳在改革、创新意识上一直走在全国最前沿,对于特区报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平台,所以今后要敢为天下先,想别人未曾想、做别人未曾做,把特区文章做足做好。”
邱敦红同时认为,深圳特区报光守在深圳是不够的,还应树立开放的意识,应该有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希望今后特区报能够将全国、全球的开阔视野和特区独特的视角相连接、融合,这样方能闯出更广阔的天地来。
此外,邱敦红认为特区报还要有品牌意识,一定要创出自己响当当的品牌来。他分析道,要想成为全国有影响、最好看的报纸,没有品牌是不行的,作为精神产品,它和物质产品一样,需要品牌效应,所以特区报应尽量开创一些经典栏目和节目,作为自己影响全国的品牌竞争力。
建议内外结合官民并重雅俗共赏名利双收
围绕特区报今后具体做法上,认真思考一段时间后的邱敦红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表示,希望报社能够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内和外的关系。作为深圳市委机关报,特区报毕竟是地方性报纸,所以首先应该坚定不移地宣传、讴歌深圳的建设成就,大力传播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新观念和新经验。但是,光有深圳的声音是不够的,特区报还应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二是要处理好“官”和“民”的关系。即在做好党的喉舌的同时,还要反映民情、民意,重视老百姓的利益,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第三,要处理好“雅”和“俗”的关系,有时报社为了经济效益,俗的东西不可少,但是,雅的东西也不可缺少,因为它面对固定的读者群,从长远来看是绝不可忽略的。第四,要处理好“名”和“利”的关系。邱敦红笑道,他将以上的四点建议归纳为四句话:即内外结合、官民并重、雅俗共赏、名利双收。
“深圳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曾于上世纪80年代和2002年两次到深圳的邱敦红认为,深圳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特别适合人居,尤其是深圳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发展神速,变化巨大,“几年前去深圳时,和我第一次去深圳时的印象相比,让我有恍若两重天的感觉”,邱敦红认为,深圳特区报是随特区而生,并植根于深圳这片沃土与特区一起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没有深圳的发展,也就没有深圳特区报的发展,同样,多年来深圳特区报忠实地记录和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艰苦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为深圳和全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鼓与呼,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深圳特区报,也不会有今天的特区。他祝愿深圳特区报今后能够继续为把深圳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出谋划策,作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