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人文日新,从青年起!青年日新,从晨读起!”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社团发出倡议,号召青年们晨读传统经典。汤一介、钱理群、何兆武等9位学者对这一倡议表示支持。
20高校学子倡议晨读
一份《青年晨读》倡议由全国20多所高校的学子发起。昨天(22日)记者见到了这份以诗文体写成的倡议书,开头几句这样写道:“青年!起来!早起来!读书去!”
该倡议由推行传统文化公益社团“一耽学堂”发起,目前已经得到了全国20多所高校学子的响应。
晨读的内容是传统经典。已经推行5年晨读活动的一耽学堂总干事逄飞认为,青年人早起读书,诵读原典及诗文可以振作精神,涵养性情,用简切易行的方式亲身体会,从作息规律的养成改造自己。
除了在高校中倡议晨读外,倡议者们还希望在明后年推进大中城市公园晨读活动,在城镇推进社区晨读活动。
晨读使人不再浮躁
目前,在全国20多所高校中,都有部分学子坚持“晨读经典”。坚持晨读的北大学生肖慧凌告诉记者,清晨在宁静的校园中诵读经典,心情也逐渐变得沉静。“这里没有‘成功哲学’,没有‘厚黑学’,没有纷纷扰扰的浮躁道理,只有圣贤们对生活的领悟。这让我获益匪浅。”
一耽学堂干事唐鼎峰认为,晨读能够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让人有朝气、有正气,性格开朗、乐观。
爱国首先要爱文化
包括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著名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著名哲学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余敦康在内的9位学界前辈联名表示支持此倡议。
“读书最好是要养成习惯。”何兆武先生非常支持青年晨读。他说,“很多优秀的品德都是从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中养成的。青年坚持晨读,能够让他们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
余敦康研究员告诉记者,中国的学生应该对中国传统经典有所了解。在半个世纪以前,中国所有大学任何专业都要开设“大学国文”,学生们都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但现在很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余敦康说,爱国首先要爱中国文化。青年学生晨读传统经典,可以恢复学生们对传统的热爱。《道德经》、《论语》、《孟子》等都可以读读,高校中的老师也应该给学生们适当的指导。晨报记者代小琳
链接 九学者名单:
何兆武 汤一介 余敦康 朱德生 李汉秋 钱逊 钱理群 牟钟鉴 李景林
“和为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延续。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内在动力,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财富。
经典名著既是一个民族最重要思想遗产的载体,而且是一个民族独特经验的汇集,是民族独特的认知方式与价值理念的体现,极富价值。当国家(乃至学校和企业)在快速发展中遭遇难以避免的“人和自然”、“人与人”矛盾时,必然会寻求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包括从文化传统中寻找资源。从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找到解决社会问题之道,借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恢复文化自信,构建民族精神支柱,让国学传承命脉,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软实力”,因此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学经典阅读热,由之应运而生。
中国人文化与国家身份问题如何认同
自100多年前开始“师夷长技”以来,中国文化或妄自菲薄,或自暴自弃,属于自己的文化衣衫渐被撕破,庄重从容的古老文明渐行渐远。现在,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国以“前所未闻”的速度重新唤回大国荣耀的今天,我们有理由重新找寻:我们是谁?
于丹、纪连海:国学可以温暖地回归
“今天如果我们完全否定孔子,以后就会完全否定中国文化,最后就会否定自己是中国人。”纪连海表示,他所理解的“国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吸收很多包括西方现代思想成果,走融合之路的思想。所以它应该是渐进、改良式的,像最近这样所有的电视频道一下子都讲《论语》、《孟子》,会物极必反。目前出现的国学热,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表达的是国学亟待普及的诉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叶君远教授认为,国学的普及应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精神的研修,国学不是凝固的、僵化的,需要研究、发掘;另一种是利用各种手段,借助现代化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并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学不妨通俗化。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