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连市的一所民办小学近期发生了数起学生家长在网络上投诉某教师“收钱”、“体罚学生”等行为的事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帖子发布后不足两个月时间里,跟帖量已经达到1300多篇,访问量接近6万次。
师德“罗生门”
警察走进“贵族学校”
“有人在网络上对老师和校长进行了恶意诽谤和人身攻击。”
4月17日11时,大连市明星小学门前,数辆名车停靠在这里。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几个小学生陆续走下学校门前的台阶,欢快地钻入各自的车内。
路边杂货店的老板把这一幕看在眼里,他说:“我们的孩子跟人家没法比啊!人家叫贵族!”他说,大连市明星小学成立于2004年,是当地有名的几所民营学校之一,学费是6000元,各种费用加起来一年差不多要一万多元。
11时05分的时候,两名警察匆匆进入学校,半小时之后,警察被该校的宋兰春校长送出门外,然后离开。
杂货店老板对此很是迷惑,“从来没看到警察到学校来,学校看起来好好的。”该校校长宋兰春在当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承认,是他们向大连市公安部门报的案,原因就是学校认为“有人在网络上对老师和校长进行了恶意诽谤和人身攻击”。基于公安机关接受媒体采访的相关规定,由于公安机关刚刚介入,记者没有与公安部门进行更多的接触。
种种迹象表明,大连明星学校正在承受着剧烈的煎熬。
4月17日18时,徐力(化名)刚一回到家里,就立即打开了电脑,从计算机的收藏夹里打开大连明星小学论坛的网页。从3月5日他第一次发现这个关于明星小学“教师师德”问题的论坛到如今,几乎每天都在关注这个论坛。据他统计,两个多月以来,已经有1300多个帖子,访问量接近6万次。徐力,一个十分了解大连市明星小学的人。在记者承诺不暴露其身份特点的前提下才同意和记者见面,也是记者10多天调查过程中,唯一敢和记者面谈的相关人士。他说,此事在大连的教育界已经广为流传,既是一种谈资,又是一些学校加强管理的镜子。
4月17日,明星学校校长宋兰春尽力向记者展示其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在校长的带动下学生们向记者表露出来的那种活泼、乐观的精神面貌。当事老师兰萍(化名)在巨大压力之下显得有些憔悴,嗓子已经哑得快要说不出话了。宋校长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泪流满面。种种迹象表明,大连明星学校正在承受着剧烈的煎熬。
500元与调换座位之惑
“我们现在很无奈!给吧,无底洞,填不满!不给吧,孩子最近已经抱怨了!”
3月5日,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三个工作日。徐力上班后不久便接到朋友的手机短信,称网络上出现了大连市明星小学的论坛,有家长在网络上写了封求助信,已经开始“火”了。徐力随即打开,电脑屏幕上的内容让徐力大吃一惊——一封发表于2006年12月29日、署名为“一个要哭了的学生家长”的求助信中说:“大家好,我是大连明星小学六年级的一个学生家长,去年由于孩子眼睛近视,想让班主任给调前一排(只有一排),她就推托,但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不是不能调,就看家长会不会办。没办法,我给了一个信封,500元。收后给调了,10天后又调回去了,我们没有什么动作,没想到过了10天又向后调了一个座位,500元,10天!”
这位家长继续说,“十一”前该老师“照顾”了他一次,花了1000元,最近要过年了,他又被“关心”了。他曾经听过该老师以前在某学校就有问题,但没想到真是这样。
家长在求助信中最后说:“我们现在很无奈!给吧,无底洞,填不满!不给吧,孩子最近已经抱怨了!我们不敢说什么,孩子就差一学期毕业,为这转班的话,到了新班老师就是为了彼此关系也不会对孩子好的。不愿找校长,因为找校长告状的后果是孩子倒霉!”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一封求助信很快在网络中传播,甚至有人直接指名道姓地举报了涉嫌教师兰萍。
徐力回忆说,当时他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震惊得不得了,因为在他看来,能够敢于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实在是太少见了。“凭我对明星学校的了解,家长发出这样的帖子并不奇怪。”徐力说,当他冷静地看完全部帖子的时候,他甚至有些兴奋,“因为这种兴奋是从净化教育环境的角度出发的,明星小学需要监督了。”
之所以孩子受到体罚,是因为此前老师的暗示他没有照办。
举报的问题并没有就此打住,2007年1月30日一个署名为“请兰萍注意”的家长愤怒地指出兰萍曾经对其孩子实施过严重的体罚,孩子因此大病一场。这位家长认为,之所以孩子受到体罚,是因此前老师的暗示他没有照办。
4月17日,宋校长指出,针对上述家长的信件,她曾经询问过老师和学生,“没有一个人能够记起谁在10天内被调换座位的。”宋校长激动地说,兰萍老师是他们学校最好的老师,她举个例子说,去年有一天一个学生回家晚了,兰萍老师拿出20元钱让学生打车回家,并要求学生第二天把剩下的钱交给她,而并不是让学生把钱还给她。宋校长由此认定“兰萍是一个好老师”。至于家长所举报的“体罚学生”的事情,宋校长说她也做过调查,认为都是“无中生有的事情”。
4月17日,在校长和书记面前,当事老师兰萍只是表示面对家长的猜疑有压力,最让她无法面对的是那些学生的眼神。
网络“无间道”
“师德”网战时间表
2006年12月29日 一封署名为“一个要哭了的学生家长”发出求助信,信中直指明星小学教师兰萍的师德存在问题。
2007年1月30日 一个署名为“请兰萍注意”的家长愤怒地指出兰萍曾经对其孩子实施过严重的体罚。
2007年2月中旬 明星小学部分小学生发帖力挺兰萍。
2007年3月13日 明星小学专门给相关班级召开家长会。
2007年4月17日 警方开始介入调查此事。
论坛上到底谁在说话
在反映问题的帖子出现后不久,网络中就跟出来了批判家长的声音。
记者从4月10日首次发现这个论坛开始,就试图和这些发帖者取得联系,几天以后,有几个人通过QQ或者电子邮件和记者进行了详细的沟通,这也是记者从业多年遇到的比较特别的采访方式,但是为了承诺当事人不暴露任何身份特征,因此,在本次稿件中不能出现详尽的聊天记录或者邮件内容,但所有和记者取得联系的人一致认为,网络中所言有90%是真实的。
徐力认为,其实这件事学校如果早出面的话是可以很好解决的,而不至于导致老师和家长在网络上“对着干”。在反映问题的帖子出现后不久,网络中就跟出来了批判家长的声音——老师收礼就该死?人说话得有点良心,说句公道话,没人愿意平白无故地送礼,但对于自己的亲人,对于自己的朋友,对于对自己有恩的人,送点礼物表达敬意又有何妨?每个家长给老师送礼难道都是老师强收硬要的?扪心自问一下吧!送的时候花言巧语,送完了又恶语相加,这就是所谓的明星小学的家长?宋校长从来都是说如果家长给箱苹果橘子之类吃了就是,又未尝不可?难道非要不给人这个面子?
正是这个帖子的出现惹怒了余火未消的家长,新一轮的谴责迅速蔓延,家长对老师、对学校的积怨愈来愈深。“尽管没有证据表明这帖子就一定是老师发的,但后面的话却只有老师才能知道。”徐力说。
宋校长始终没有承认老师发帖子的事情,“3月份我们发现的时候,我规定老师谁要是看网络,我就开除谁,所以我们老师没有在网上发帖子的。”不过,宋校长的这一说法很快就被徐力给否定了,因为他早已经在网络中发现了校领导的身份。对于苹果橘子的说法,董书记解释说:“校长的意思不是一箱,只是家长买来的一小袋。”
时间到了2月中旬的时候,有数名明星小学六年一班的学生开始发帖子力挺兰萍老师,个别学生甚至留下了姓氏和联系方式。而此举家长们再次被激怒。大家认为大人们之间的事情绝对不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尤其是网络中的一些社会化较浓的语言,会给孩子带来巨大伤害。对此,董书记说,是那几个学生家长背地里教唆的,让孩子把论坛的地址在同学们之间传播。
但与本报记者联系的家长对此确极为恼火,他强调,就算是发帖子也得防备着孩子,哪敢让孩子知道呢?
谴责的、力挺的、求饶的,各种声音依旧不断地更新着,人们利用这种无形的网络表达着各自的看法。
3月13日,明星小学在重压之下单独给六年一班的学生家长召开了家长会。会上,宋校长声泪俱下地说:“我从教三十几年来,没有收过家长一分钱,苍天可鉴!”有家长提议,所有家长实名发帖支持兰萍老师,谁不发,这事就是谁干的。然而至今这份联名的实名帖子也没有发表。
家长会以后,发帖量并没有明显下降,只不过原来激烈发言者所使用的用户名都看不见了,谴责的、力挺的、求饶的,各种声音依旧不断地更新着,人们利用这种无形的网络表达着各自的看法,有网友称之为网络“无间道”。
宋校长认为,网络上的话没有一件事是真实的,“否则那些一个劲地强调被体罚的、收钱的学生家长为什么不来找学校领导呢?他们怎么不敢留一个名?哪一个敢光明正大地说啊?多卑鄙啊,甚至可以说是变态狂。”她说,很多家长给她打电话,鼓励她,鼓励兰萍,要勇敢地面对,把这件事当作一次锻炼的机会。
论坛上到底谁掌握真相
最初发帖子的目的就是想发泄一下,没料到会发展到如今个人力量无法驾驭的地步。
从4月10日开始,记者一直在对此事进行多方位的采访,网络中曾经多次出现“受到老师暗示”的语句显得引人深思。而这样的说法,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有类似的遭遇”。4月17日,记者随机在大连明星小学采访了几位学生家长,对于换座位需要给老师送礼的问题,家长们认为这不是什么秘密,都是心照不宣的事。
目前,校方和家长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那位家长告诉记者,最初发帖子的目的就是想发泄一下,没料到会发展到如今个人力量无法驾驭的地步。适当的时候,他会把相关证据拿出来的。校方也称,过不了多久,警方的调查结果也会出来,到时候一定会真相大白的。
个别老师可能会出现有悖师德的现象,但不一定是主流的。
采访中,大连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长向记者总结了一些被“暗示”的遭遇。比如,评选班干部有暗示,成绩下降了有暗示,调换座位有暗示,老师结婚有暗示,过年过节已经不用暗示了。甚至有的老师听说家长出国了,也会给你暗示。无独有偶,记者在和几个沈阳的朋友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无一例外地表示深有感触,但谁都不愿意用孩子的学业和未来去打破这个潜规则。
徐力认为,个别老师可能会出现有悖师德的现象,但不一定是主流的。就大连而言,老师的收入平均在1000多元,和当地的消费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这绝对不应该成为收钱的理由。学生在校期间家长所表示的绝对不是感情的体现,如果学生毕业了,家长送些礼物那才是感情。
专家说法
网络监督需要形成制度化
4月14日,在记者决定前去采访的时候,就此事件与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取得了沟通,昨日,张思宁认真地对此事进行了分析。她指出,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也是一个自由的世界,你绝对不能忽略它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张思宁强调,网络监督太个性化,如果没有制度做依据,这种监督真真假假地就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已经不可能不让监督了,这就要求学校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制度。否则,无法答复各种监督。
一些家长在网络中有这样的表述:本学期,兰萍老师对待学生明显好多了。同时多数家长认为论坛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对此,张思宁说,网络监督有一种类似于公开媒体的曝光,这意味着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让社会评理,在评理中取得公正。如果不去答复帖子,那就有包庇之嫌,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答复每一个帖子;更糟糕的是,你没法答复,无法猜度帖子的真实性,如果有了制度,情况就不一样了。当然,对于反映多的问题,即便是匿名,也应该调查,这是监督的内容,同时,也还给公众一个真相,这对谁都好。记者吕业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