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统计,去年因“消费陷阱”引发的各类投诉7388件,涉案金额高达578万元。又临黄金周消费高峰,昨日,市工商局根据去年的投诉情况总结出有代表性的“商业谎言”,为消费者送上消费锦囊,记者从中选取5大谎言,供市民借鉴。
1元美容忽悠掉12.5万元
代女士在武昌CBF健康美容中心美容,开始承诺只需花1元买一张面巾纸,后推荐做皮肤检测、光子嫩肤等多个项目,代女士两天内消费12.5万元。点评: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虚假宣传。美容中心的推销方法违规。应对:应选择有合法经营资格的美容院,不要轻信美容师介绍的美容项目。注意办卡时间不要过长。
利用“分时度假”骗钱
李女士收到一家旅游公司的短信,称其填写的旅游调查表被抽中一等奖,奖励到吉隆坡旅游,只需1.88万元可享受随时、随处订房等优惠。她当即预付了3800元。上网查询后发现活动是骗人的。点评:利用消费者对出境旅游情况不了解来骗钱,提出“分时度假”优惠,引诱消费者掏腰包。应对:充分了解出境游的相关政策,核实旅游公司的资质。
拍婚纱照强行搭售化妆品
浦女士在某婚纱摄影店拍婚纱照,化妆师称必须加480元购买一种护肤品,否则照出来的效果不好,该店也不负责。自带化妆品也不行。点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应对:仔细看清合同文本细则及违约责任条款,商家给出的收费项目要详细了解,防止重复收费、强制收费。
婚介先哄人再用合同下套
谢女士到武昌某婚姻介绍所找对象,交了3880元钱,但婚介所介绍的人不是精神有问题,就是人品有问题。点评:一些婚介利用婚托来应付消费者,消费者要求停止服务退款,却被合同套牢。应对:不要轻信征婚广告,注意查看婚介所的营业执照、从业人员资格证和征婚者的有效证件。房屋中介以“避税招数”蒙人彭女士在一房产中介看中一套二手房,按规定,未满两年的房子交易要缴营业税,且由卖家承担。中介告知,房主要求买方交此税,但可办理委托公证避税。她信以为真,便签下合同,交了1万元定金及6000元中介费。当彭女士拿着合同去公证处咨询时,发现这是违法避税,且委托公证后仍需交这笔营业税,遂要求解约。点评:中介公司是以合法形式掩盖了非法目的,合同无效。应对:详细考察中介公司的资质和信誉,签合同时,最好请代理律师一起签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