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大家好,他姓龚,来自物流管理系,如果你们乐意可以叫他老龚,他以后想开一家汽车店……”不要误以为这是一场交友会,其实它是一场创业培训会的前奏。昨日上午,锦江区就业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走进四川教育学院校园,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提前过了一把“老板”瘾。
想法不成熟 激情感动人
“下面,我们以2人为一组,介绍一下自己的伙伴。大家可以大胆地说,不要脸皮薄,脸皮太薄当不了老板。”一开课,创业老师就用幽默的语言调动起大家的情绪。“我的伙伴最喜欢吃蛋糕,她以后想开家蛋糕店。”“我的朋友家住锦江区,那里是商务中心,他想开一家酒店。”……虽然大家还有些害羞,而且创业想法都非常不成熟,但创业激情却感动了老师,掌声不断。
“这是我们首次针对大学生开设的创业培训课程,以往,SYB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据锦江区就业培训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市首次将SYB创业培训课程直接“搬进”大学校园,目的是想让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们在就业观念上有新转变,因为创业也是一种就业方式。
据了解,此次创业培训课程为期7天,从“创办企业面临的挑战”、“将企业构思变成创业计划”、“了解你的顾客”、“制订利润空间”等全方面考虑,为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打好基础。“文学院的同学里有很多来自锦江区,此次我们将培训课程引入该校的原因就是起个预警作用,提前介入,而不是等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才开始对他们进行培训。”该负责人表示。
据悉,第一期培训班共有40名同学,全部来自四川教育学院文学院2005级。剩余的200多名同学只要他们有意愿,都可以参加免费培训。
让“做梦”学生回到现实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9、20岁的大学生们往往在就业上都有很美好的愿望,希望找一家大公司工作,有些同学甚至希望开一家自己的公司。“但这些愿望往往都太大、太空、不切实际。”文学院工作人员杨立升表示,将创业课程引入高校,不但能让学生们理性面对残酷的现实,还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创业提供了很实际的帮助。
“这是我们首次和政府合作,可以说是一次探索,今后,我们将根据培训情况不断作调整。”杨立升表示,从近几年就业情况看,由于技能、生活阅历缺乏,许多大学生比较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创业也是一种手段,依靠政府的力量可以扩大信息量,比起自己出去盲目地找工作效果要好得多。
新闻链接
SYB是英语Startyourbusiness的缩写,中文意思为“创办你的企业”。该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积极倡导的、专门为创业者量身定做的社会化创业全程扶持指导体系,目的是以创业促就业。本报记者裴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