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革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保健操现在开始……”我们这一代人,是每天伴随着这个富有时代色彩的口令长大的。时代早就变了,但是眼保健操却在学生中一代代延续了下来,只不过口令略有变化而已。然而,有没有什么科学的理论、临床试验或调查统计证明做眼保健操确实能够预防近视呢?没有。
我们从小就被告诫,看书时眼睛不要离书本太近、看书每隔30分钟要让眼睛休息一会儿、不要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书、不要在颠簸的车上看书……否则就会得近视。这些忠告有没有依据呢?也没有。反而有多项调查表明,近距离看书或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书并不会增加得近视的风险。
我们一般说的近视指的是生理性近视,是因为眼球轴长变长,成像不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引起的。它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逐渐变化,到成年时,随着眼睛发育的结束就定型了。
既然生理性近视是伴随着眼睛的发育出现的,那么在这个演变过程中,遗传(先天)因素和环境(后天)因素的影响各有多大呢?国内权威媒体曾报道说“有90%的孩子近视是由于环境因素不良造成的”,据称这是专家观点。而事实上,调查表明近视的产生受遗传的影响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大得多。如果父母两人都是近视,子女也会是近视的可能性高达33%~60%;如果父母只有一方是近视,子女近视的可能性降低到23%~40%;如果父母两人都不近视,则子女近视的可能性只有6%~15%。
很显然,近视的发生深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个影响究竟有多大呢?通过对孪生子进行比较,可以定量地估计出某种性状的遗传率。遗传率的大小在0和1之间。如果人的视力差异完全是由遗传差异引起的,遗传率为1,如果与遗传差异毫无关系,遗传率为0。2001年英国研究者对226对同卵孪生成年人和280对异卵孪生成年人的研究表明,近视的遗传率高达0.89,也就是说,近视主要受基因控制,与后天因素的关系不大。差不多同时丹麦研究者对53对同卵和61对异卵孪生成年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2004年,英国研究者进一步发现,有一个被称为PAX6的基因可能与近视有关。
这意味着如果你没有近视基因,那么不管你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频繁用眼,也不会得近视(虽然你的眼睛可能会有其他损伤)。而如果你有近视基因,那么就会逐渐变近视,环境因素是不重要的。不过,基因的表达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某些环境因素(例如阅读)可能是近视的诱因。调查表明受教育的程度与近视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在某些地方近视发生率逐代增加,都说明某些人在某些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天生就比较容易得近视。
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有什么可靠的办法能够预防近视的发生,也许从小就什么书都不读,完全去除近视发生的诱因,会是个有效的办法。例如,在爱斯基摩人中,只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才会得近视。但是为了预防近视而去当文盲,这种方法一点也不吸引人。各种预防、逆转近视的仪器设备(例如至今仍有人在推销的近视磁疗眼镜)都不过是异想天开。
至于那些有关预防近视的种种“眼睛保健”忠告,也只是想当然尔。遵循这些忠告不会有什么坏处,可能对眼睛还有其他方面的好处,例如消除眼睛疲劳。但是,做眼保健操却并非完全无害。经常用不洁的手接触、揉按眼睛,增加了眼睛感染乃至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病毒会从鼻泪管进入上呼吸道),并非一个良好的习惯。
历经几十年的代代相沿,眼保健操已经成为了中国校园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变成了一种集体仪式和生活习惯。一种东西一旦成为了传统,就具有了天然的合理性,质疑它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何况是从小就被灌输的东西,更难以理性地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