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省九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关注民生,倾听民意,解决民忧,为“和谐龙江”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连续8年荣获全省“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评议”最佳单位。
积极维护流通领域食品消费安全。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大力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先后集中开展了儿童食品专项整治、节日食品安全整治和农村食品市场整顿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了一大批违法案件。健全完善食品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和食品质量监测及信息公示制度,委托检测机构对膨化食品等14个品种、534个批次的食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及时发布商品质量监测信息。对城乡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连锁超市、副食品商店、早夜市等场所进行了全面清查,捣毁制假售假黑窝点,清理规范食品经营主体15万多户。
打击商业欺诈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打击仿冒知名商品、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虚假宣传、虚假出资等九种行为为重点,查处各类商业欺诈案件840件,进一步净化了商品流通市场。强化合同监管职能,开展了清理整治霸王条款专项执法行动,对各大中型商场、超市、酒店、饭店、洗浴、影楼等服务业进行检查,制止和纠正霸王条款1万余条。集中清理了旅游、电信行业的霸王条款,检查旅行社、电信公司的营业网点365个,纠正霸王条款500多条,备案旅游合同、电信合同383份。
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格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完善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全面落实“两账两票、一卡一书”、种子留样备查、农资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组织开展流通领域化肥、种子的质量定向监测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违规行为,共检查农资经营企业10341户次,查处农资案件523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大力推进“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有关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广告审查员、广告检测和交叉办案等制度,以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化妆品和美容服务广告为重点,加强广告市场诚信建设,规范广告市场经营秩序,下发了《违法广告停止发布通知书》294件,立案查处各类违法广告1815件。坚决打击非法传销活动。认真贯彻《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共查处案件36件,取缔窝点135个,清查遣散13803人次,移交司法机关240人,非法传销蔓延势头进一步得到有效遏制。深入推进12315消费维权体系建设。推进12315进商场、进市场、进社区、进学校、进村屯,受理消费者申诉9759件,解决率达到95.9%,极大方便了消费者。(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