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4日)下午,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三期工程完工典礼在香港举行,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在致辞时表示:“治理深圳河工程是深圳市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合作进行的跨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廖秀冬表示,治理深圳河工程顺利完成,除了有助防洪外,对港深两地的环境运输及经济发展,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香港渠务署和深圳水务、环保部门负责人,以及两地参与当年深圳河治理的人员共约300人参加了在香港赛马会沙田会所举行的完工典礼。
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于1995年5月开工,工程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工程对料和落马洲两个弯段进行裁弯取直;二期工程对罗湖铁路桥以下至河口除一期工程外的河段进行拓宽、挖深;三期工程对罗湖桥以上河段进行整治。
经过近12年建设,2006年11月30日第三期工程顺利完工,共治理河段长度约18公里,完成工程投资约20亿港元,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河底宽度由原来的25~80米增加到80~210米,下游段的泄洪能力由600立方米/秒提高到2100米/秒,航运条件和水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在国内率先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是国内第一个全过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监察及保护的水利工程,是少有的在边防禁区内施工的跨境工程,形成了一套别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为创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闯出了新路,两地政府成功合作为其他领域合作提供了范例。随着工程相继完工,2002年以来,深港双方实施了深圳河水面保洁项目,开展了河道清淤工程,启动了河口研究等项目。目前,深圳河底泥处理以及深圳河上游河段(莲塘河)治理等问题已纳入双方的议事日程。
吕锐锋在发言中指出,深圳河治理既是历年来深圳市政府的重点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他认为,深港双方多年来在联合治河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共同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特色鲜明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已成为两地政府在跨境重大基础设施合作建设方面的成功典范,为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说,深圳河三期工程虽然顺利完工,但仍然面临水质改善、底泥处理、景观建设等水环境综合整治重任,希望深港双方继续携手,早日实现两地人民所期待的深圳河变清的共同愿景。“今年适逢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可谓双喜临门,今天这个日子对香港市民很有意义和纪念价值。”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廖秀冬博士表示,治理后的深圳河除防洪功能有保障外,也对深港两地的环境、运输及经济起了重要作用。“治理后的深圳河,两岸河堤整齐,水体较深,工程兼顾生态和环境,比原来杂乱的河道环境有明显改善。希望这样的良好环境继续保持,为两地人民造福。”她说,今年也是深港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丰收年,除了完成治理深圳河外,深港政府合作的西部通道、上水至落马洲铁路支线均计划在今年年中启用,两地交往将更加方便、频繁。(记者刘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