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二版“走近网络时代的士兵”系列报道,引起笔者的思考:面对网络时代的士兵,基层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该如何应对?有人形象地说,过去干部要有一桶水,才能给战士一杯水;现在干部应该是“自来水”,战士要什么,干部就能给什么。
从“一桶水”到“自来水”的跨越,不仅意味着知识的增加,而且意味着教育模式的转变。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部将正确的理论、观点、思想等,有目的、有计划地灌输给战士,战士接受这些信息后,消化吸收并内化为个人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干部处于支配地位,对教育内容具有选择权,对受教育者具有评价和塑造的主导权;战士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选择、判断和自觉性、主动性。然而,随着网络信息传播对思想领域的“入侵”,单向的权威型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战士的心理需求。战士习惯了网络这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方式后,自然希望政治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够更为平等、更为生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的出现和普及消解了过去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一种新的教育环境。比如,以前是“我说你听”,现在干部要说得对、说得好战士才愿听;以前是“我高你低”、干部俯视战士,现在应“平起平坐”、干部平视战士;等等。要尽快适应这种新环境、新变化,干部就得掌握更多的信息,拥有更多的知识,具备更高的素质;深入了解网络,熟练使用网络,全面驾驭网络;调整自己的角色,树立平等观念,尊重战士的主体意识。
不过,网络的普及不光是挑战,也是一种机遇。网络的快捷性提高了教育的快速反应能力,网络的广泛性开辟了教育的新天地,网络的生动性增强了教育的渗透效果,网络的互动性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只要基层干部主动迎接挑战,就能把挑战变成机遇,从而摸索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