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成都军区一个工作组到云南边防某团调研结束后,这样评价该团从严管理机关干部的做法:探索出了从严管理机关干部的一条好经验。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做法源于一次教训。“业务尖子”突然“失踪”
此事发生在去年7月。
“这名干部‘笔头硬’,业务上是把好手,是机关‘业务尖子’,咋会突然‘失踪’!”团党委“一班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事后得知,这名“业务尖子”假满准备归队时,母亲患肺癌病重住院,便留在老家照料母亲。
干部股费了很大劲才联系上这名干部,催其归队。当他归队时,已超假10多天。“我是因为要照料年迈、病重的母亲才超假的!”当组织要处理他时,这名干部还振振有词。
“过去总觉得只要干好工作就行,其他方面放松了自我要求。”经过批评教育,这名干部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向组织做出了深刻检讨。
纪律无情。“孝敬父母之心值得提倡,但逾假不归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团党委果断决定,报请上级党委给这名干部行政警告处分。
业务素质好更要管理好
处分完这名“业务尖子”,团党委“一班人”在剖析问题根源时发现,机关一些本职工作拿得起放得下的“业务尖子”,或多或少地存在接受组织管理教育不够主动的问题。
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团长蔡正红分析道:说到底是机关按条令条例管理干部不到位。平时对机关干部的管理,容易出现“一头硬、一头软”,对业务建设用各种“硬杠杠”来要求,而对管理教育一般停留在口头上。由于“业务尖子”用起来顺手,对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他们无形中产生了优越感,觉得只要业务工作出色就是个好干部,其他“小节”出点问题没啥。
“机关党组织功能弱化,党管干部不力,也是造成业务尖子接受管理教育不够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委文林认为,平时对机关干部往往强调业务多,通过组织手段实施教育管理和思想“见面”少;个别党支部有时甚至用业务学习替代组织生活,久而久之,机关党管干部功能弱化,组织监督到不了位。
“平时对机关干部提工作要求多、关怀少也是导致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政治处主任吴考祥说:“有时干部家里有困难,组织也没及时关怀到位。时间一长,个别干部就觉得领导只关心工作,不关心个人,从而对行政管理和组织监督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了问题发生。”
一番反思后,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要管好“业务尖子”,只有从源头抓起,用机制强化机关干部管理。
对症下药出台管理新机制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步进行。团党委按条令条例加强对机关干部管理的同时,制定了《机关干部八小时以外管理规定》,并出台了从严管理机关干部的“三个到位”:党小组管理党员要到位,党支部管理干部要到位,党委班子成员管理机关干部的工作要到位。
随后,团党委针对团队地处国家级开放口岸,面临考验多的实际,建立并实行了《从严管理机关干部的制度》:针对机关干部“批评难”的问题,团党委结合半年和年终总结及党委扩大会,一个不漏地实施上级讲评下级、下级评议上级的“双向讲评制度”;对探亲休假、外出住院、单独执行任务、出差的机关干部,所在部门主动与其家庭、医院和有关单位取得联系,让他们协助部队一起管好在外的干部,建立情况互通的“联系制度”;每项重大或突击性工作结束时,组织机关干部自我评估,并由所在党组织正副书记分别与其进行谈话的“评估谈话制度”;对出现不自觉接受管理教育苗头的机关干部,除视情况进行批评教育外,还由上级或所在机关对其实行的“提醒和限期改正制度”;建立干部管理档案,将其接受组织教育管理的情况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评选先进、立功受奖和提拔使用重要依据的“量化管理制度”。
条条铁规矩,使一些过去被认为不起眼的小事摆到了桌面上。半年来,全团80%以上的机关干部有被“挑刺”的记录,90%以上的机关干部在党小组会上亮过“短”。一名机关干部连续两次以工作忙为由不参加集体活动,在党小组会上作了深刻检讨还不算,还被在团交班会上“点评”;还有一名机关干部3次出入营门不登记,先后在有关场合作了两次检查才通过。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使机关干部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去年底团队受上级表彰的20余名干部中,60%是机关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