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已经召开过四次省党代会,每一次省党代会都对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都在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史上谱写下了绚丽的篇章。每一次党代会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把对省情的认识推进了一步。
开创大特区事业的第一次党代会
召开时间:1988年9月1—4日
报告题目:《放胆发展生产力,开创海南特区建设的新局面》
1988年4月13日,海南正式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作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决策的主要战略意图,是要在海南岛开辟一个更大的改革开放试验区,为全国提供新的改革开放示范,并通过建省办经济特区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因此,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伊始,海南省委肩负着改革开放试验和开创大特区事业的双重使命。为了实现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创办海南经济特区的战略思想,国务院以国发24号文件的形式,在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决定后的第二天,批转了《关于海南岛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开发建设的座谈会纪要》,随后又发布了《关于鼓励投资开发海南岛的规定》,赋予海南当时全国最优惠的政策和优先试验权。正因为如此,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尤其是海南的改革开放要采取哪些新的举措,海南发展的目标是什么等问题,更是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在上述背景下,1988年9月1日至4日,中共海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省会海口市召开。许士杰在会上作了《放胆发展生产力,开创海南特区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指出,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就是从思想上、政策上、体制上、精神文明建设上、社会环境上、党的建设上,为放胆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在许士杰的报告中,有两个“亮点”特别引人注目:一是提出要实行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重点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境外人员、外汇、货物进出自由的各项具体政策;二是明确提出发展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在省一级党代会上,把发展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目标写进大会报告,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海南省第一次党代会,充分显示出海南经济特区的“排头兵”风范和气魄。
这次大会,在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的历史中,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和作用。在省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导下,海南经济特区进行了一系列全国未曾有过的改革开放试验,如建立“小政府、大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推进粮食和生产资料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实行更为开放政策的洋浦经济开发区等,掀起开发建设浪潮,从而使海南经济特区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积极探索发展新路的第二次党代会
召开时间:1993年7月12—14日
报告题目:《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海南经济特区现代化建设推上新台阶》
1992年,海南经济特区抓住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发表和十四大召开带来的机遇,创造了海南开发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1992、1993两年,海南经济增长速度高达40.2%和20.9%,人均GDP第一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海南经济特区第一步发展目标。
但是,海南经济特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全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国家对特区政策的调整,海南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迅速弱化,尤其是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导致海南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跌入低谷。1993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海南考察时,在肯定海南建省办特区五年来取得的成就的同时,要求海南省委抓住机遇,尽快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热带农业。于是,如何解决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走出一条符合海南实际的发展路子,历史地摆在海南省委的面前。
带着历史提出的新课题,中共海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93年7月12日至14日在海口市召开。阮崇武在会上作了题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海南经济特区现代化建设推上新台阶》的报告。报告回顾了海南建省办特区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报告有两个方面非常突出,一是贯穿着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线,二是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和基本方针。
省第二次党代会后,海南省委在江泽民同志关于增创特区优势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按照省二次党代会制定的方针和规定的任务,领导全省人民积极探索海南发展新路子。五年中,海南经济特区进行了企业审批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公路规费管理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据统计,这一期间海南经济特区出台的改革措施有66项之多。在产业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历经曲折,提出了“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初步找到了符合海南实际的经济发展之路。
面向新世纪的第三次党代会
召开时间:1998年2月17—19日
报告题目:《抓住机遇,奋发进取,开创海南跨世纪发展新局面》
省第二次党代会后的五年中,海南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的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比全国提前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增创了海南经济特区的体制优势;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成为海南经济特区的支柱产业,新型工业、热带高效农业、热带海岛旅游业“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初露端倪,经济建设正在从恢复性增长向稳健发展转变。世纪之交的海南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
1998年2月17日至19日,中共海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市召开。阮崇武在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奋发进取,开创海南跨世纪发展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稳中求进,开创海南跨世纪发展的新局面。报告回顾了省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提出今后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和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不断加大依法治省力度,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海南带入21世纪。
省第三次党代会后的四年中,海南省委按照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继续探索并积极实施“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全国首次提出和实施生态省建设战略。经过四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许多新的重要进展,经济发展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向稳健发展的转变,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连续四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扭转了1995年以来连续三年经济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不利局面;初步构建起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有力地推进海南经济特区的工业化进程;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泡沫经济的影响逐渐消除;博鳌亚洲论坛的建立,有力地推动海南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文化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新的发展。
高奏加快发展主旋律的第四次党代会
召开时间:2002年4月25—28日
报告题目:《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加快海南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团结奋斗》
进入21世纪后,面对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逼人形势,海南广大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加快发展、奋起直追,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海南省委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明确地把加快发展确定为第四次省党代会的主题。
2002年4月25日至28日,中共海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市召开。白克明在会上作了题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加快海南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鲜明地提出,这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开创党的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海南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团结奋斗。报告指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站在全局的高度,回答好如何加快海南发展这一历史命题。”报告全面地总结了海南建省办特区十四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措施。报告有两点十分引人注目,一是提出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步骤,即到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0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二是在“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实施四大战略,即优势产业战略、城市化战略、科技兴琼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大会闭幕会上,白克明再次强调:这次大会确定的任务集中到一点,就是加快海南的发展。省第四次党代会,是一次高奏加快发展主旋律的大会。
省第四次党代会后,海南省委按照省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方向和任务,领导全省800万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结出硕果,一批大企业的进入和大项目的引进,拉动海南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以两位数增长。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航权开放试点取得新的进展,洋浦保税港区可望建立,对外开放即将取得新的突破;文明生态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会事业也取得新的突破,在财政总量远不如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下,义务教育在全国率先免除学杂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参与率提前两年实现国家要求的目标,创造出小财政办大事的娇人业绩。
(作者系海口市委党校教授)(来源:海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