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冲动的中年人”辞职为旅游》看似一件新鲜事,但这篇报道却在不少中年人间引起共鸣。而且,有社会学专家也提出了“45岁心理退休”这一概念。
48岁辞职去旅游的王大卫,25日已经从石家庄踏上了前往西南的旅程,但从昨天早晨开始,就有不少人打进本报热线电话,表达了对他这种行为的看法。
今年40岁的沈军是一家私企的老板,为了让企业更快地发展,他每天都奔走于各种场合之间。当谈到“45岁心理退休”时,刘军说他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和沈军存在同样想法的不仅局限于私企老板中间。采访中,很多合资、独资以及外企中,多数年龄偏大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像前一天辞职去旅游的王大卫临出发前就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想要彻底放松,远离以前那种“重压”的环境。
针对“45岁心理退休”的问题,有关方面曾做过一项调查,通过对近千名中青年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40%的人有这种想法,而有将近一半的人群想到45岁以后过上轻松的生活。其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士认为应该按部就班,到60岁以后正常退休。
观点:
不利于应对老龄化挑战
在社会学研究人员眼中,45岁退休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必然。
首先,导致多数中年人想45岁退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压力大。其次,如今多元化的经济来源,也导致了很多人“45岁退休”想法的出现。第三,如今的社会文化更加宽松,也让很多人有勇气提前退休。
但是,在社会学研究人员张凯看来,那些45岁就想退休的人,虽然于个人来说并无可指责的地方,可他们的做法或想法将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大挑战,也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