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长假,当太多的游客将目光聚集在陆家嘴、人民广场或者南京西路的时候,当镁光灯闪烁在东方明珠、外滩的瞬间,这座21世纪繁华大都市背后的沧桑却在不经意间被忽略。
不仅仅是这些外来游客,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节假日都流连在这些时尚商业地带,沉醉于上海的香艳和绚烂,却忽视了她清丽与温婉的一面——其实,在淮海中路熙攘的人群及南京路迷离的光影之外,在那些平实如“愚园路749弄”、“淮海中路1843弄”的名字底下,隐藏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今天上海所有的一切均能从中找到注脚。
弄堂和弄堂房子是上海开埠后的“土特产”。起初外国人只许中国人在租界里工作,而不允许在租界里居住。后来,发现仅仅靠那些为数不多的外侨显然是不行的。于是,在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进入江南,大量富有的中国难民要求移入的情况下,洋人便顺水推舟,将租界向中国居民开放。为了便于管理,在指定地块上兴建大批住宅。这些房子多为立帖式结构,像兵营一样联立成行,对内交通自如,对外只有弄口抵达马路,弄口设铁门,可随时关闭。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原本为了便于管理而建造的集体住宅,很快发展成为综合东西方居住特色的上海弄堂,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近420万的居民中,除了少数外侨和中国富人住着花园洋房,以及100多万贫民住在城市边缘的棚屋里外,绝大多数居民,包括中国和外侨的一些白领阶层都居住在各式各样的弄堂之中,总面积估计达2000余万平方米。居高俯瞰,满目所及都是一片片鳞次栉比、此起彼伏的红褐瓦顶。难怪王安忆在《长恨歌》的开始这样写道:“站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
弄堂的另一个特色则在于,其建筑高低、地段好坏,在老上海人心底是直白的等级界限。一般来说,位于闸北、南市的较差,虹口地区稍微好些,静安寺路(南京西路)与霞飞路(今淮海路)一带最好。故上海有“上只角”、“下只角”之称谓,“上只角”指城市西区的高级住宅区,两“角”的房租可以差三四倍甚至十倍以上。
南京路中心地段的弄堂在早期曾因其商业价值而兴旺,它们是上海最早的“商住楼”。当时无论是广帮或宁帮的“字号”(进出口行)均集中于此。这些房子常为“三上三下”或“五上五下”,开间较大,前店后屋或下店上屋,前面的天井可作临时货栈之用,后面还有可供职工居住的“后楼”。20世纪30年代,随着进出口业体制的更新与新型办公楼的兴建,这些弄堂逐渐沦为居住条件较差之列。
弄堂记载了上海的历史和风俗,领略它如同翻阅这座大都市的历史。虽然,这几年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许多弄堂都消弭无形,但是,在上海的记忆深处,却永远给弄堂留有一片天地。
“五一”长假,倘若不愿出远门凑热闹,何不独自一个或伴三两好友,穿梭于隐匿在城市钢筋水泥丛林间的那些长长短短、或宽或窄的弄堂,寻找渐渐消逝的历史印迹,感受老上海的人文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