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去哪里过一段柔软时光?江南六大古镇是即刻可起程、抽身便能回的旅行地。只可惜,水乡画卷让眼睛有一次愉快的旅行,但狭仄的生活空间却无法让身体栖息。拱桥、摇橹、波光、月影,可以悉数印在相片里,而千年的古镇生活,是怎也融不进去的。
古镇适合观光,尚不足以度假。在旅游商业发达的江南古镇,主要有两类人:游客和生意人。前者,熙熙攘攘为了“看”而来,后者,因为“被看”而附生。日常生活被剥离出去,两拨人群在短暂汇合之间营造着舞台般的风景。游客、食客快进快出,古镇的生活节奏停不下来。
近年来,普通游客对江南古镇的不满和担忧,不外乎“商业气氛太浓”,感慨风貌虽存,民风已易。其实,这样的评价恰恰暴露了问题的反面:旅游商业服务不够发达,质量不高,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期望。游客乘兴而来,但食宿餐饮方面一般只能得到“急吼吼”的应付,闲适度假的需求难免落空。
不过,也有些别样的所在,令人瞬间有隐入古镇历史之感。这些,往往是外来的投资者在旅游之余的新发现。边旅游、边理财,不想,偶然之作,了却的心愿,也成就了事业。
也许,从他们的今天,也可以看到 我们自己的未来?
比如,投资个咖啡馆。西塘街上有一处酒吧茶楼模样的私人会所,据称,老板在上海做房产,因为喜欢西塘的幽静,就把会所开到了这里。会所有两层,楼上提供住宿,一个标间500元。普罗大众到此一游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更享受到个性服务的快乐。
抑或通过置业成为古镇的主人。周庄、乌镇等地已经推出商铺、度假公寓、景观别墅等多项旅游商业地产。“到周庄去收租金”一时成为上海人异地置业的风尚。
一贯大手笔的,最好能盘下一处旧宅,装下自己的生活理想。尽管,有关古迹的改造再利用将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需小心翼翼,但古迹活化的方向应该不会错。何况,争议之下,本就机会无限。
古镇民风不再,关键原因是,随着古镇最繁盛时期的“原住民”的消失,社区的核心力量出现了断层。从这个意义上说,来此的居住者增多,方能弥补某种缺失。
关于如何在旅行中找到安身之所,说论语的于丹对丽江的描摹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说,在灿灿烂烂的烈日晴空下,在丽江古城,往一个咖啡馆那么一坐,就坐在路边,然后你看着有1600年的大石桥,底下的流水‘哗哗’地急流涌荡冲过去,桥头上,马帮的布农铃‘哐啷啷’地在风中响着。阳光极其奢侈,大把大把地撒在你的书上,对着咖啡,看着阳光飞逝,你会觉得,浪掷浮生原来那么潇洒。”
“……浮生原来是可以用来浪费的。”那么,让我们找找看,在小桥流水人家,能否规划到自己的另一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