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贷款总额已超过2000亿元,扩招扩建热使得多数高校都在“负债运行”,这种状况与上世纪80年代的国企贷款热非常相似。然而,即将到来的还款高峰却让很多高校面临“破产”,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危机。
扩招扩建高校陷入贷款漩涡
据审计署对18所高校进行的审计,至2003年末,18所高校债务总额72.7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由此可见,高校为扩招之后的基本建设,背上了不轻的债务。而政府的鼓励、支持,进一步加快了高校贷款的步伐。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幅度扩招,由于国家财政并没有为高校的扩招新投入多少经费,扩招之后面临的新建校舍、新增设备等问题,国家交给了学校来解决。教育部曾在高校扩招之初就明确要求,在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开拓教育经费筹措的新渠道。而“新渠道”之一就是,各高校要利用银行贷款加大校园改造和建设力度,使学校的教学设施、体育设施、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
另一方面,为了追赶国际一流大学,自2000年起,全国高校刮起了并校风。好几个学校合并到一起,为了融合,开始建更大的新校区。而各地也争相开发“亚洲第一”、“中国第一”等各种排名的“大学城”。
再者,教育部“211工程”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高校扩建的诱因。教育部门有评估硬指标,每个学生要占一定校园面积,每个专业达到一定招生量,达不到这些硬指标,一些专业就被停招,所以,学校不断圈地扩大规模。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至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银行贷款总额将超过2000亿元。
谨防高校走国企老路
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指出:全国仅72所部属高等院校的负债已经达360亿元。从2005年起,审计署在连续两年的审计报告中,都对高校债务风险提出了警示。同样,从2005年1月1日起,教育部门开始全面实施对直属高校资金流动的即时动态监控,要求控制贷款规模,审批贷款。
2008年前后将是高等院校还款高峰。而一些高校自有资金不足,其他还贷资金来源也很有限,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将很有可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危机。
然而,一个怪现象值得注意:长期以来,处在发展中且身负重债的我国高校,并没有放慢贷款的步伐。原因在于高校—银行—地方政府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尽管高校是事业单位,没有像企业一样规范的财务报表,评级公司无法严格按赢利企业那样进行评估,但银行都将高校认为是嘴边的“肥肉”,加上高校独特的政府背景,各大商业银行竞相与高校签订“银校合作协议”。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出让土地的办法,利用银行贷款,不但解决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还坐收了由高校扩建拉动的GDP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学借贷扩建过程中,高校、银行、地方政府三方共谋利益——高校借扩招之机,抢占市场份额;政府则希望高等教育拉动消费需求;而银行则认为,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无论怎样贷款都会有财政托底,绝对安全。
回望上世纪80年代,国家停止了对国企的拨款,为充实自身发展资金,国企开始向银行贷款,而银行认为“贷款给国企是国有对国有,出了问题也是国家承担”,因此对贷款给国企“非常慷慨”,于是大批银行信贷资金源源不断涌入国企,国有银行与企业资金互相牵连,最终因国企无力偿付贷款本息,造成大量银行贷款呆滞在国企,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包袱。
如今的高校贷款扩建热,与当初的国企贷款热是如此惊人的相似:银行经营存在“垒大户”倾向,贷款风险高度集中,高校把银行贷款当成了扩大规模、渡过难关的“提款机”。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使高校走上盲目贷款—财务危机—不良贷款—财政负担的国企老路,其后果可想而知。但学校的破产远没有一家企业破产来得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