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档案
洪晓烽:1981年生,17岁就踏入社会工作。搞过货运,做过坯布贸易。2003年底,和人合办起纺织公司。2005年,在吴江开了另一家公司。
早报记者蔡绍坤文/图
在发来的手机短信上,洪晓烽就先把自己的情况说明了:“1981年生的,2003年底开布厂,从刚开始的2台机器到现在有25台。
采访过后,让我比较意外的是,晓烽的家庭本来就是开公司的,父亲在晋江和广东都有工厂。他作为家里的长子,既没有选择到父亲的厂里帮忙,也没有依靠父荫,而是选择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其中的艰辛,自然不言而喻。晓烽也曾为了产品销售不出去“吃不好睡不着”,在采购原材料时也上过当受过骗,还曾经不带一个翻译就跑去做外贸业务……
现在,公司做大了,开始有人想和他合作向其他领域发展,但晓烽都拒绝了,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四年十倍不断给自己加压
晓烽的布厂是2003年底才开起来的,当初才进了2台机器。一台机器20万,晓烽的创业资金也就150万。除了买机器,其他的钱还要用来购买原材料、请工人等等。创业的这150万,还有一大部分是借来的。“我出的资金是90万,但其中有四五十万就是借来的。”
钱是借的,机器买了,晓烽的织布厂就这么运作起来了,规模也逐步扩大起来。“开始是2台,半年后又增加了3台机器,再后来是11台、17台、21台,到现在的25台。”晓烽说,之前添加机器是因为生意开始上去了,产能跟不上,后来是自己有意识地扩大规模,这样才能促进自己去拓展市场。“还有5台机器正要运过来,到时就有30台了,我需要去做更多的业务,才能让每台机器都高效生产。”
晓烽认为,给自己压力才有动力,就像自己当初不肯到父亲厂里工作,也是想给自己压力。“我从学校一出来就想自己做,不想靠家里,这样我才会有向前走的动力。”
昼夜颠倒积攒第一桶金
晓烽17岁就出来了,刚刚好初中毕业。虽然家里人反对,他还是选择了自己出来做事,从搞小型货运公司开始。“家人反对,主要是认为货运都是夜里和凌晨在开车,太危险了。但我还是自己去做,一辆大车,两辆小车,就这么开始了。”
货运的工作需要昼夜颠倒。夜里,开着小车到乡里的各个企业去收货,然后统一装到大车里,送到青阳大型的货运公司。有时候,一个晚上就要来回跑上好几趟。白天,基本上是在睡觉。
后来货运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晓烽转到石狮去做坯布的贸易。收购织布厂的坯布,然后转卖给服装企业,赚中间的差价。2003年,才决定自己创业开织布厂。
软硬兼施逼着客户试用
开织布厂,第一件事是进设备。去买织布机的时候,厂方根本不相信他是客户。“看我那么年轻,而且没有什么经验,不知道我想干什么。”晓烽说。
晓烽的厂主要生产弹性布,供给一些做运动服装、泳装的企业。第一批布织出来了,但却没有市场。“我把布拿去服装厂给人家看,人家都不敢收,也不敢用,大家看我年轻又是第一次开布厂,不知道我们产的布到底能不能用。”
谈起创业最初半年时的困难,晓烽说:“我是吃不好也睡不着,创业的钱有一大半是借来的,产品又卖不掉,压力非常大。2台机器,在那半年时间里,实际上只有1个月在生产,其他时间都是闲置着。”
没有人愿意买他的布,晓烽即使是把货放到人家的工厂里,人家也不用。晓烽没有办法了,只好“逼”着人家用。
晓烽和企业的人员“谈判”说:“你们把布裁了去做产品,如果产品卖不掉,我就回收成品,包括手工费一起付给你们。”在他的坚持下,开始有一些企业试用了他送去的布,慢慢成为他的“回头客”。
催货的人在厂门口排队
产品能打开销路,当然和质量有关系,晓烽说,这么几年做下来,保证质量一直是他的坚持。“有些小企业织布时会掺些不好的纱线,或者在好的布料中掺杂次一点的纱线,但我都不肯。什么样的布料,该用什么纱线就用什么,质量上绝不打折。”
为了保证质量,晓烽在原材料上就从严把关,直接从厂家进纱线,而不经由中间的贸易商。形成这样的惯例,和创业之初的“受骗”经历有关。“有一次进材料,包装上写的是一种纱线,实际上拆开后是质量比较差的线。之后,我就从厂家直接进。”
晓烽在织布上并没有太多的经验,为了做出更好的布,他一直拿别人比较好的布来比较。“拿了好的布,就分析是怎么织出来的,拉拉试试后,我们也开机来做,做了再卖。”厂里的产品,也从原来只生产普通弹性面料,转向一些功能面料。
2005年年初,给晓烽留下的印象特别深,他的布厂终于从“逼”人家拿货到被人家“逼”着出货了。“那一年开工后,一直被客户催货,有时候等着出货的人,就在厂门口排起了队。”
之后,晓烽的客户从晋江发展到石狮、厦门等地。“现在英林附近的弹性布市场,有60%—70%是我们供的。”
不带翻译从内销到外贸
去年,晓烽和公司的3个同事跑到上海参加面料展,准备开拓外贸市场。但因为是第一次参展,晓烽没有经验,想做外贸生意,居然一个翻译也没带。“有不少客人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但没有人翻译。后来,我们只好请隔壁展位的人帮忙翻译。”
其实之前通过网络,晓烽已经做上了“外贸生意”,并接过开厂以来最大的一笔单。“那是德国公司来下的单,虽然只有10吨的量,但技术难度比较大,价值100多万。对方要求的面料,重量又要轻,质量又要好,对我们的技术来说也是个挑战。”那笔生意,让他们做了一个月。
生意渐渐火了起来,2005年晓烽和朋友合作在江苏吴江开起了公司,也是从事纺织贸易。“那里是亚洲最大的梭织面料市场,泉州则在针织面料上有优势。”
当初晓烽拿着150万就创业了,现在他的厂年产值已经达到了五六千万。做得成功了,开始有人约他合作做其他的事,但他认为只要做好纺织这行就很好了。“暂时没想其他的事。现在的厂房还是租的,就是想把这个厂做得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