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助圆创业梦———十佳创业明星之李秋香
1995年,李秋香在单位裁员中下岗了。此时,丈夫已经下岗,儿子还在读初中,李秋香没有对生活的挑战低头,而是暗下决心要有一番作为。
下岗后,李秋香先后做过房地产、保险推销员等工作,虽然很艰辛,但她深深地知道只要去努力,去奋斗,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的地方等待着她。
一次,她和丈夫进了一批康师傅冰红茶,无意间发现这批冰红茶有质量问题,于是她买来一瓶冰红茶,对照后发现新进的这批饮料没有生产日期,是假冒饮料。为了保证以诚信为本的店规,她和丈夫决定将10余箱共计240多瓶假饮料全部倒掉,虽然损失了300多元钱,但换回的是小店的知名度不断地提高。
在几年的经营中,李秋香没有抱怨,也没向政府伸手要救济。而正当她打算扩大经营的时候,又一次不幸降临到家中,儿子得了重病。为了给儿子治疗,她几乎花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正当李秋香为没有足够资金扩大经营而苦恼的时候,她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及道外区委、区政府和哈尔滨商业银行利达支行为下岗职工提供的“一帮一、手牵手、共富裕”小额贷款的报道。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申请了一份两万元的小额贷款,而且幸运地成为哈尔滨市办理小额贷款的第一人。更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市委书记杜宇新自己拿出1万元为她这名普通的下岗职工担保。2004年3月5日,当杜书记将这沉甸甸的两万元贷款交到李秋香手中的时候,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拿到两万元贷款后,李秋香和丈夫扩大了经营项目,准备了充足货源,小店生意更加兴隆了,很多顾客都成了“回头客”。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更令李秋香倍感温暖。市委书记杜宇新亲自来到小店对李秋香说:“从小做起,一定要慢慢来。”在杜书记的鼓励下,李秋香夫妇精心经营着小店。在2005年被评为“道外区自主创业先进个人”,并于2006年2月提前偿还了两万元贷款。
失落中奋起挫折中奋进———十佳创业明星之文刚
2001年,文刚从哈尔滨客车厂下岗。为了求职,他多方寻找,但都因为所从事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专业而放弃。文刚冷静分析了自己的特点和所长,决心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走创办企业之路,自己当老板。
2002年5月6日,“文氏铁艺”这一寄托着文刚全部理想和希望的个体企业,在平房区通宾街一个不起眼的小作坊悄悄开业了。但刚开始,每天冷冷清清没有客户,产品也没有人认可。文刚带领两个徒弟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蹬着三轮车,白天走街串巷,晚上去夜市和人多的地方反复推介产品,从一家一户的窗户护拦、小凉台架做起。有时为了搅活,他们打破行业惯例,遇到对他们产品不放心的用户我们就先干活,完工后用户满意再给钱。就这样,他们用诚实信用和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质量,逐渐赢得了客户,订单由小到大,经营逐渐好了起来。
2003年,文刚参加了市劳动局举办的创业培训班,通过学习充实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更加坚定了创业的自信心。就在企业的生产状况逐渐好转时,新的困难又出现了。他打算将工厂由平房区搬到新五屯,然而资金不足成了大问题。此时,友协街道办事处和双拥社区的领导和同志们给了他及时的帮助,帮他办理了小额贷款,并联系建新厂房的有关事宜。在大家的帮助下,一个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新企业建成了。
企业发展了,事业成功了,文刚忘不了帮助过他的社区和需要再就业的下岗兄弟姐妹。凡公司扩大就业,他都优先录用下岗职工。现在,文刚长年为社区有愿意从事电焊工的待业青年免费代培学员,并安置了3名下岗失业人员到公司就业,还安置了两名农民就业。
截至2006年3月,文刚的贷款已全部偿还完毕,现在企业的发展后劲更足了,发展前景也很好。回想起这四年来我创业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不拼搏,失业不失志,只要不抱怨不等待,动脑筋想办法,坚定信心刻苦学习,借助党的好政策,一定会走上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从馒头到潮头———十佳创业明星之王金萍
50岁的王金萍原是哈尔滨市玻璃三厂职工,丈夫因两臂受伤没有正式工作,夫妻俩及两个儿女的生活来源全靠王金萍每月微薄的工资收入,但2001年,王金萍所在单位因效益不好而全员下岗,她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窘境。她擦过车、扫过楼道、干过钟点工、接送孩子等勤杂活儿。微薄的收入,很难维持生活,她却累倒了,两次住院,无奈之下,卖掉了仅有的住房,成了低保户。
自尊好强的王金萍找到社区表示不想长期靠政策救济生活,要靠自己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社区了解到她会做面食的一技之长,便鼓励她自主创业,她参加了街道举办的面点免费培训和创业培训,2002年,她用卖房子剩余的钱租房试开了馒头店。起初,由于手艺不过关,馒头卖不了,还赔了钱。慢慢地,馒头店有了起色,她便不满足现状,想扩大经营。2004年3月6日,《新晚报》刊登了市委书记杜宇新为下岗职工担保小额无息贷款,并在道外区做试点的消息。她欣喜地拿着报纸直奔市委。在区劳动局长和街道办事处领导的协调下,由区人大代表做担保,市贷款中心为王金萍提供了两万元的无息贷款。为进一步提高制作面点的技能,王金萍又参加了政府部门专门为下岗职工开办的面食制作培训班,系统学习制作面食的基本工艺。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帮助下,她移地三姓街新开了面食店,又添置了和面机、笼屉等设备,提高了面食的数量、质量,增加了品种。她每天两点起床,晚上10点以后睡觉,从进货渠道到存放仓库的管理;从和面、投入面碱、揉面,到做面坯上秤、入屉;火候的大小、时间的长短;从出屉到清洗炊具,每道程序她都严格把关。面食店从开始的每天出几袋面粉到现如今每天要出十多袋面粉的成品,一大早店门前就能排起长龙,就连郊区、大庆等远处顾客也慕名而来。王金萍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参加各项赈灾捐助活动,并主动退掉低保,为老年合唱团捐赠双卡录音机,还提前7个月还清贷款。前段时间油面涨价,但她坚持在保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不涨价。她说:“是党和各级政府的帮助,我才有了今天,我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劳模酥饼”成“名小吃”———十佳创业明星之王英
在香坊区安乐街道办事处绝缘社区,提起“劳模酥饼”没有人不知道。它的制作者、面食店老板王英本是一名下岗女工,却凭着顽强的韧劲和刻苦的学习,不仅实现了再就业,还为8名下岗姐妹提供了工作岗位。
47岁的王英曾是市电车公司工人,由于在岗时多次获得本系统先进称号,所以社区里的居民都亲切地称她“劳模”。1994年她和丈夫双双下岗。1996年,王英拿出家里仅有的几百元钱在乐园街早市租了一间不大的小房,开始创建她的面点天地。刚开始,她只能做几种家常馒头,她和爱人辛辛苦苦忙活一天也只能卖出50多公斤白面。天性聪敏的王英和爱人分析其中的因由,她觉得问题的关键是自身技艺有限,不能用品牌面点来招揽更多的顾客。于是,她下决心专门去学习面点制作技术。
为了学艺,这些年王英可是吃尽了苦头。一次,她听一位顾客说在吉林吃过一种小酥饼,特别好吃。她立刻打听厂家地址,并自费去吉林学艺。一开始,对方拒绝了她的请求,王英丝毫不气馁,一共去了6次,终于打动了对方。很快,王英做的小酥饼成了乐园街市场的“名牌”食品,非常受欢迎。因为她有“劳模”的外号,大家就叫它“劳模酥饼”。尝到甜头的王英开始留心各地面点名师,先后学会了奶油酥、绿豆糕、江米条等许多“绝活”。
前年,王英又拜在黑龙江省面点大师孙秀芝门下,潜心学习各种面点的制作技术。由于王英肯吃苦,学习勤奋刻苦又好动脑筋,师傅口传心授,使王英的面点技艺越来越精湛。今年,通过绝缘社区的担保,王英夫妻二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并扩大了营业面积,增加了经营项目,面食店面积已超过100平方米,中西面点品种超百个,每天至少能卖掉150公斤白面,年收入可达二三十万元。
生意好了,王英没忘记下岗姐妹,她为下岗女工们办起了免费面点培训班。王英除了耐心教姐妹们制作各种糕点技艺外,对留在自己这里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所付的工资要比其他人额外多100元。王英说:我也是下岗人,最知道下岗打工的滋味,将心比心,我应该尽量扶她们一把。如今,已有8名下岗女工在王英的面食店里得到了岗位,20多名下岗女工在这里学会了面点制作手艺。
面对困难永不言败———十佳创业明星之谷贵玉
谷贵玉是哈尔滨市电缆厂一名普通职工,2003年8月下岗。面对残酷现实,特别是看到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孩子,他的心都碎了。为了生活,他碍着面子打过零工,做过小商品直销员,无论是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从不间断,钱虽然挣的不多,可是受尽了无数人的白眼和冷落。就在他茫然无助的时候,松北区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在万宝社区举办的下岗职工创业培训班让他眼前一亮。通过学习,谷贵玉不仅思想有了很大转变,而且掌握了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学习结束后,他开始考察项目,当了解到草墙砖市场空间大,他跃跃欲试。但考虑到北方的一些实际情况和资金等因素时,他不得已放弃了。后来,他想过养黄牛,利用牛粪搞蘑菇种植,都没有做成,后来他选择了农村养殖,在貉、狐、鸡笼项目上做文章。此后,他走访周边养殖户,并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当了解到近几年貉皮市场很好时,谷贵玉创办貉笼厂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其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更得到了万宝社区劳动部门的肯定和赞同。在不断研究并认真分析笼网销售的形式和利弊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创办貉笼厂前景广阔,关键看怎样适应市场需求。有利方面就是今后农户养貉的越来越多,笼子的需求量非常大。弊就是现在这个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但是综合起来,它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经过努力,该厂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看着自己的企业稳步发展。他心里有说不完的感激话。谷贵玉说,他要不断向兄弟企业学习超前的思想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力争短期内使企业再上一个台阶,同时他希望所有的下岗职工不要向困难低头,永不言败。
自强不息创业托起夕阳前行———十佳创业明星之李春华
今年48岁的李春华1998年从哈尔滨酿酒厂下岗,有过难言失落感的她尝试过给一些小企业做营销广告、卖过报纸、摆过地摊、当过保姆。偶然一次看《夕阳红》节目,受到很大启发,便想创办一所敬老院,为需要呵护的老人创建一个快乐家园。没想到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时,大家都不赞成。但她一边对亲友们进行解释,一边认真地策划创办敬老院的各项事宜:没有房子,让爱人和孩子搬到婆婆家住,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缺少资金,就向亲朋好友们借,3万元启动资金全部投了进去;为了缩短准备时间,她专程去了趟北京和上海,进行实地考察,向专家们请教,并买一些资料参考学习。她和爱人经过精心筹备的“德善敬老院”于1999年5月18日正式挂牌营业了,并很快住进了老人。敬老院是白手起家,为了节省开支并让老人满意,她既当院长,又当服务员,每天第一个起床,先把各屋的便盆倒掉、刷干净,然后将洗脸水烧好,接着就上街买菜,回来后抓紧时间做早饭。有的老人不能自己吃,她就一口一口地喂,有时一顿饭就喂上半个多小时,忙完了这顿,接着就准备下顿。为让老人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她耐心征求每位老人的意见,并向饭店师傅请教,还买一些烹饪方面的书籍,照着菜谱做。有的老人腿脚不好,她就搀扶他们经常在室外散步。有位患有脑血栓后遗症的老人,每天夜里都要上厕所十多次,她就睡在她床边,晚上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时间一长,患上了失眠症,但又不敢用安眠药。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老人,她就在床上为他们洗头、烫脚、擦洗身子,有位老人卧床一年多,在她的护理下,从未生过褥疮。上年纪的人,容易在夜里患急症,她向几位专家请教有关老年急症的抢救常识,特别对老年人心肌梗塞的院前抢救方法进行了重点学习。她在员工守则中规定,人人都要做到“三勤一热”,即嘴勤、腿勤、手勤,对老人要有一副热心;处处要体现“三心”,即热心、爱心、恒心,她还特别注重表率作用。她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待老人要有慈母般的爱心,要有保姆般的耐心,要有护士般的细心,要有儿女般的孝心。通过她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敬老院的规模不断扩大,6月26日敬老院乔迁新居,面积1000平方米,房间36间,80个床位。
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付出———十佳创业明星之范剑非
2005年11月,范剑非所在的哈尔滨交通局轮胎翻新厂改制,拿着买断工龄的1万元钱,做了20多年电气工程师的范剑非和众多下岗职工一样,步入了打工者的行列。凭着自己娴熟的技艺,他很快找到了工作,但每月拿着仅够全家日常开销的薪酬,他有了干一番事业的打算。他注意到哈尔滨市场出现的鸡蛋松花蛋由于完全按着南方鸭蛋松花蛋工艺制作,蛋白浑浊、口感生涩。做了一辈子技术工作的范剑非,首先想到的是配方和工艺。他用家里多年积蓄的10万元钱,和食品研究人员共同研发了无铅鸡蛋松花蛋,并说服两名下岗人员共同开办松花蛋加工厂,千方百计筹措资金50万元,建成目前黑龙江省最大的、有700平方米厂房的加工基地。自2006年5月兴建,6月中旬出产品,仅历时40余天。其产品由于味道纯正、口感香软、晶莹剔透,价格仅是鸭蛋松花蛋的2/3,一经上市迅速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7月即获得省科委颁发的绿色食品畅销奖,经省市质量、工商等部门多次抽检,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面对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范剑非的企业又遇到了流动资金不足、影响扩大生产的问题。8月份,他申请了两万元下岗职工政府补贴贷款,商业银行利达支行按规定在3天时间里即办完了两万元贷款,在考察企业时,他们了解到范剑非企业的规模、良好的市场需求和流动资金缺口的制约,便主动帮助解决1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目前,天一松花蛋加工厂日产量已由过去的50件增加到130件。为了让消费者吃上满意、放心的蛋品,他申请QS食品安全认证,并已通过了初审,成为东三省松花蛋加工企业首家主动申请认证的企业。2007年,该厂预计将达到年产4.5万件,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利税50万元,并可安排25名下岗职工就业,力争通过ISO9000认证,从管理到质量再上新台阶。成功的天平总是倾向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付出的人。不畏艰难,抓住机遇,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益,是范剑非的成功创业之路。
巧手小编织挺进俄罗斯———十佳创业明星之苏海
苏海的编制店,坐落在成高子再就业一条街上,走进苏海夫妇的“龙翔编织店”,18台编织机全部运转,十几名工人正全神贯注地忙着飞针走线。就是从这个不足60平方米的小车间里,一批批做工精美的毛绒帽,源源不断地通过绥芬河口岸运进俄罗斯市场。这间小车间也带动了周边近60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
6年前,苏海和妻子双双从和平糖厂下岗。凭着有技术、懂管理,他先后应聘到哈高科等企业,做起了高级打工仔。“收入虽不薄,可心里总是不托底。”他渐渐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下岗前在单位做外贸时,苏海曾接触过俄罗斯市场,几年前又去考察过一次。他发现,俄罗斯人对毛绒帽子的需求量特别大,而且随着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对中高档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项目认准了,早进入早收益,可资金难住了他。手头的几万元积蓄就是全投进去,买卖也转不起来。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小额贷款给他带来了希望。不出两周,4万元的贷款就发放下来。2005年5月他出资1万元,并利用4万元小额贷款和自家房产,开办龙翔手工编织部,后又投资2万元购置毛线。产品主要销售给满洲里、绥芬河、黑河等的口岸客商,由他们销往俄罗斯。
小店刚开张时,他就拿到3万订单。苏海兴奋之余,感慨颇多:“要是没有4万元小额贷款,我怎么也不会有这个魄力。”有了订单,一台台编织机终于启动了。由于该厂的产品质量好,帽样新颖,有很多客商前来订货,现在生产经营情况比较好,产品供不应求。2006年4月,苏海急需购置机器6台,增加毛线品种。此时,利达支行又为其发放5万元微小企业贷款。有了资金来源,苏海的企业产品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市场需求不断增大。
笑对人生是潇洒———十佳创业明星之王淑芹
44岁的王淑芹是原黑龙江纺织印染厂的普通工人,1995年下岗时她曾一度陷入苦闷和困惑中。面对上学的孩子,年迈的母亲,面对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势,她不等不靠,正视现实,梳理思绪,挖掘自身优势……在挖掘中找到了生存的亮点,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她爱人下岗前曾在厂里搞图案设计工作,是一名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荣获过各种荣誉证书;她在厂里做过团委、招待和销售工作,具有丰富的营销经验。他们凭着以往的技术和经验,创办了一家个体装潢商店。1996年3月王淑芹筹措了3万元资金,租了二节柜台只有三米长的地方,办起了东盛装潢商店。在维系小店生意过程中,丈夫在家搞设计,她出外采购联系客户。为了选好货,掌握市场价格,她冬冒严寒夏顶酷暑,风里来雨里去,跑遍了哈市市区的角角落落。为了抢时间,多省钱,她中午不吃饭,自己当搬运工……一天下来,浑身腰酸腿痛。由于服务质量好,讲信誉,生意越来越好,1997年,她又租了100平方米的门市房,投入10万元资金进装潢材料,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她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2000年7月,她又筹措50万元资金承租下150平方米的房子,开起了装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装潢材料、装潢设计、牌匾、广告、霓虹灯、铜字等。
为了将事业做好、做强、做大,她招收近20名下岗职工组成装潢队伍,免费设计,为用户装修一些高、中、低档的房子,购置了三台电脑、两台霓虹灯设备。因为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下岗职工,所以她让他们分期分批到哈市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工人的业务水平。9年来,她依靠科学的管理、超强的技术、诚实的信誉、完美的设计占领了市场,创出了东盛品牌。到目前为止,东盛装潢有限公司的固定资产已达到50万元,年创收10余万元,给国家上缴税金上万元。她所办的装潢、牌匾、广告,不仅占领了阿城市场,而且还打入了哈市、辽宁、五常、宾县、双城等市县。目前,王淑芹所创办的东盛装潢广告有限公司深受市民的喜爱。
风雨之后的彩虹———十佳创业明星之陈凤敏
45岁的陈凤敏2000年下岗,现与爱人李世军共同经营赢鑫源小吃和兰州拉面馆两个餐馆。在饭店的经营发展中,小额贷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2000年,陈凤敏从哈尔滨针织厂下岗,同年其爱人李世军也从建筑公司下岗,那年他们同是40岁,孩子正在上学,父母年事已高,基本生活开支没有了来源,生活一下陷入了困窘。停薪后,夫妻二人曾收过废品,干过熟食店,收益都不是很好。2004年,亲属借给他们一套38平方米的车库,并提供了启动资金,他们开起了小餐馆。开业之初,由于经验不足出现了亏损,夫妻二人参加了再创业培训班,他们不仅学习了经营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政府对下岗职工的关心。经过学习,小店经营有了转机,餐馆迎来扩大发展的好时机,但资金短缺问题摆在了面前。经咨询,他们很快从商业银行取得了两万元贷款,扩大了营业面积。如今,他们的赢鑫源小吃非常兴旺,经营的主副食品种扩大到一百七八十种,店内卫生好,服务佳,回头客多,效益日益攀升。2005年2月,在赢鑫源小吃隔壁他们又开起了兰州拉面馆,生意也较稳定。2006年3月,营业面积再次扩大,在兰州拉面馆隔壁又加了兰州拉面馆单间,此单间的房子是利用这两年经营小吃的收入买的,生活好起来的这对下岗夫妻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们常做一些公益事情,义务为市民修暖气、自来水、通下水道,几年来陆续捐款2730元。陈凤敏夫妻二人的行为,得到了众人称赞,他们先后被省、市、区政府授予道里区青年志愿者标兵、道里区个人捐献标兵、道里区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哈尔滨市文明市民、黑龙江省特色文明家庭等称号,还获得了黑龙江省志愿者金奖。“小额贷款给了我们及时的资金支持,给了我们平等做人的自信和尊严,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精神动力,让我们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没有理由失败,我一定会成功。”———陈凤敏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幸福的微笑,我们看到了那风雨过后的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