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 广州未来两三年将建成或启动30个新社区,但新社区选址差异悬殊,引发“会否冷热不均”的悬疑。
据悉,过去广州的安居房集中在棠下、同德、大塘等几处,都属城市边缘。而这30个新社区项目的选址,则既有位于闹市的万松园、中山八路,也有“未来热土”琶洲、新港中路,还有“说远不远”的车陂广氮,此外就是金沙洲、白云区松洲、珠吉等地。广州市还规定:今后市内部分商品住宅楼盘,也要配建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住房。
因此,这些“政府保障型住房”可谓四处开花,地段差异颇大。
对于这种分散布局,市房协委员黄穗诚认为,恰恰体现了政府的预见性,相信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估计琶洲、新港中路的新社区主要供应给该地段的拆迁户,而车陂广氮和珠吉地区,目前较多工矿企业、仓库,打工一族密集,估计主要为满足这类人群。黄穗诚认为,新社区没有集中在一两处,一来避免了造成“贫民窟”,二来也让中低收入人士能就近解决居住问题,符合人本精神。
但不少市民担心,这种地段差异会否造成购买者冷热不均?如何限定销售对象、如何监管分配过程和转手交易,才能保证公正公平?
一些地产业人士提到:除了“拆迁户”、“双特困户”这样的明确指标之外,到底谁有资格购买闹市楼盘“配建”的经济适用房?琶洲新社区除了安置拆迁户,尚余约万平方米,如何确定该卖给谁、不卖给谁?是否还应增加“只限该区域中低收入居民”之类的条件?抑或全市符合条件的家庭一齐抽签?
据悉,经济适用房在政策上都有优惠,比如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小区外基础建设费用由政府负担等。目前新社区、单位自建房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基本上减免了地价;但开发商配建的经济适用房,是通过竞买取得地块的,包含地价成本,两者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业界人士指出,由于地价成本难降,即使按照“保本微利”原则,不高于3%利润的定价,这些“配建”类经适房价格依然比普通新社区高出一大截。
但不少市民则认为,尽管较远的新社区可能会稍便宜,但算一下交通成本就不低了;加上位于老城区的房子越来越紧俏,经济适用房在取得所有权证两年后就可上市,只需按交易评估价的1%缴纳土地出让金,这样匡算下来,位于旺地的经适房更“着数”,可能出现有的地段“打崩头”、冷的地段“拍乌蝇”,如何防止黑箱操作?
广州市有关部门称:“目前经济适用住房的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中。”(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