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小刚)昨日,全省小学生“红领巾心愿”活动在西安市龙首村小学启动,龙首村小学的1400余名小学生向学校交了600多份“红领巾心愿”,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心愿”集中在他们的歌曲上,上口的少儿歌曲太少,多写些适合少儿唱的歌曲成为许多小学生的心愿。
一名小学生在“心愿卡片”上写下了这样的心愿:“适合我们唱的歌曲太少了,我们的心愿是,希望叔叔阿姨多创作些少儿歌曲,伴随我们成长。”
“最喜欢唱《爱情三十六计》,还有《我不是黄蓉》。”一个三年级的女学生告诉记者。记者让她唱几句,这个孩子很大方,一边摇摆着身体,一边唱了起来:“爱情三十六计就像一场游戏,我要自己掌握遥控器……”
六年级4班的段玉馨说,每次他们开队会时,唱的还是《卖报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老儿歌,“这些歌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远,而流行歌曲容易上口又好听,所以我们就跟着学唱”。
“十多年了,没有几首上口的新儿歌,能让小学生们唱的大多还是四五十年前的儿歌。”龙首村小学校长杜芳芳从事小学教育35年,她感慨地说,“音乐教材换了几次,却很少有几首在学生中传唱开来。”
校园流行“成人化儿歌”
“没有吸引少年儿童的音乐作品,留下的空当,自然被一些暧昧的、唱爱情的流行歌曲占领,这也无形中培养了许多小学生‘追星族’。”杜校长说,《小燕子》、《春天在哪里》等脍炙人口的儿歌,在现在的孩子们中间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歌曲,一些情歌和内容粗俗的“另类儿歌”、“成人化儿歌”等,在中小学校园里很流行。
“你知道他们唱什么,‘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得交学费……’”杜校长说,现在学校的音乐教材陈旧,旋律老化,歌词陈旧,与现在孩子的生活越来越远。“课堂上教授的歌曲,既不能唤起儿童的兴趣,也不能反映时代生活,自然也就无法在孩子们中间传唱。”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教他们什么,他们就学什么,最后就会成长成什么样。”杜校长不无忧虑地说,如今适合少儿的音乐资源缺乏,而孩子们的精神需求非常旺盛,其结果必然是流行歌曲等成人消费品介入孩子的消费视野。
我省将加大儿歌宣传推广力度
“让孩子远离低俗文化,为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不只是校园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团省委少年部部长郑梅表示,今年,我省将加大儿歌宣传推广力度,让一些适合少年儿童唱的儿歌进入校园。
郑梅指出,一方面,少儿歌曲推广不力,另一方面,流行歌曲强势占有各种传播平台,在耳濡目染中,孩子的选择已经发生了变化。“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在一些媒介上开辟少儿歌曲专栏,另一方面,选择一些好的儿歌,通过表演唱、教唱等形式,进入中小学校园。”
据了解,“红领巾心愿”征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5月底,6月初召开的省第五次少代会,将根据全省小学生提的“红领巾心愿”,协调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给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