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榆林讯(记者 任建飞)由于多年的传统土葬方式,榆林城区周边坟地遍立。据了解,榆林推行火葬已有十年之久,但火葬的寥寥无几,土葬之风愈演愈烈。4月29日,记者从榆林市民政局获悉,为了大力推进殡葬改革,榆林市将用25万元资金改善火葬场基础设施,并在榆林城区规划3处骨灰公墓,将城区周边零星坟墓逐步迁入公墓之中。
榆林每年仅火化300具遗体
近年来榆林经济快速发展,城区人口剧增,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但据了解,在榆林城区,除了批准的公墓外,零零星星的坟地直接影响着榆林的发展。“东有走马梁,西有大墩梁,南有四里沙,还有石庄梁等,现在榆林的四面都是坟地,离城最远的也不过10公里。”不少人担忧:“榆林将来还怎么再发展?”
榆林市殡仪馆坐落于城区东郊,也是榆林市惟一一个火化场所。4月27日,殡仪馆大门紧锁,只有一名值班人员。据他讲,去年一年也就火化了300余具遗体,而且多是年轻人,“榆林人的观念是老人死了后都土葬,火葬的年轻人大都是意外死亡”。
榆林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社会事业科科长窦斌告诉记者,1997年省上就要求在榆林推行火葬,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是人的观念问题;其次是榆林市火葬场设施陈旧,这也是制约榆林殡葬改革的一个因素。
记者从榆林市统计局了解到,榆林市榆阳区常住人口有51万余人,去年死亡人数为2500多人,这其中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死亡。而按照火葬场的火化遗体数量来算,亡者中仅有12%是火葬的。榆林市一政府机关公务员说,现在许多人囿于“入土为安”的陈旧观念,因而尽管有火葬场,但有些人也不愿火葬,所以就演变成“死者与生者争地的现象”。
计划将城区周围零星坟墓迁至公墓
据悉,为了大力推进榆林殡葬改革,前些年榆阳区成立了殡葬服务中心,负责规范出殡活动,“现在有10辆殡葬车专门从事殡葬服务。这几年榆林城区已经没有以前抬着亡者‘招摇过市’的情景”。窦斌说,按照省上出台的殡葬管理办法,市民政局于今年3月19日印发了《榆林市公墓建设十年规划》,规划中提到榆林市地域差别大,经济发展不够平衡,火葬、土葬将会长期并存,建立公墓是现阶段处理骨灰或遗体的一种过渡办法,不是殡葬改革的方向。
规划中提到,在榆阳区规划建设骨灰公墓三处。其中,城区东北部现有骨灰公墓已经省上批准。随着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榆林城区不断扩大,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增加,规划在城区南部20公里处和城区西部10公里处各建一处骨灰公墓。“我们还计划将城区周围零星的坟墓迁到规划的公墓中,而且要建设成园林式的公墓。”
“加大殡葬改革力度,千方百计提高火化率,积极推行火葬,才是殡葬改革的方向。”据了解,近日省上资助20万元,榆林市民政局资助5万元,作为榆阳区火葬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费,“目的就是为了改善陈旧的设施,提高火化率”,窦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