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林明杰)迄今来华规模最大、第一个全面反映美国艺术发展历程的大型展览——“美国艺术300年:适应与革新”,今起在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并持续到6月30日。
本次展览由纽约所罗门·古根海姆基金会与芝加哥特拉美国艺术基金会联合组织。
“在上海博物馆进行的历史性展览展出了自18世纪早期至今近100位艺术家的作品。而在人民公园内的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的《今日美国艺术》展反映了美国艺术现阶段发展的图景。展品更显得千奇百怪。如一辆用树枝搭建成的凯迪拉克轿车原大模型,用许多电话本做成的“沙发”等客厅家具。这分别是罗杰·维尔奇和汤姆·塞克斯的作品,艺术家希望借此表达对美国主义的反讽。还有新媒体艺术先驱艺术家白南准的作品《电视花园(1974)》,一架架不同大小的电视机中放映的是丛林里中绽放的鲜丽花朵。雕塑家艾瑞克·斯文森的作品《极致》,是一只用树脂和丙烯雕成的腐烂的羊头骨,艺术家希望借此表现人类的混乱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极限。
配合本次展览,有关方面还出版了图文并茂的中英文文本的展览图录。
专家推荐观赏作品
本杰明·韦斯特《威廉·佩恩与印第安人的条约》(1771-1772)、查尔斯·威尔逊·皮尔《乔治·华盛顿》(约1780-1782)、托马斯·科尔《有人物的风景:最后一个莫希干人》(1826)、亨利·英曼《尤霍罗-米可》(1832-1833)、乔治·卡勒布·宾厄姆《丹尼尔·布恩护送移民者通过坎布兰郡峡谷》(1851-1852)、阿舍·布朗·杜兰德《象征》(1856)、爱德华·莫兰《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启迪着世界》(1886)、温斯洛·霍默《看惊涛拍岸》(1896)、马斯登·哈特利《第50号绘画》(1914-1915)、爱德华·霍普《玉米山(鳕鱼角特鲁罗)》(1930)、沃特·库恩《小丑与鼓》(1942)、杰克逊·波洛克《月亮·女人》(1942)、威廉·德·库宁《构图》(1955)、安迪·沃霍尔《橘色灾难第5号》(1963)、埃德·拉斯查《好莱坞背面》(1977)、米歇尔·巴斯基亚《那不勒斯来的人》(1982)、约翰·柯林《感恩节》(2003)。
美国学者艺术演讲
又讯(记者林明杰)明起,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当代艺术馆都将提供由展览策划人主持的展厅解说。5月10日,上海博物馆还将举办2场公共讲座,其中迈克尔·乐嘉的演讲题目是“从殖民主义到现代主义”,大卫·鲁宾的演讲题目是“艺术、战争和宣传”。展览期间,为配合展览将向观众免费提供一份全彩色美国历史年表。
爱德华·莫兰的《自由女神》
艾米·米勒的《白色披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