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党旗上的锤头仍在熠熠闪光。因为这个原因,工业题材曾经是我们力倡的文学写作,也留下了不少反映中国工人群体的优秀作品。近10多年来,社会形态的变化带来中国工业的结构性变化,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处境不再像当年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单一和明朗。
这是一部难得的表现中国工人阶级精神的长篇小说。小说从20世纪30年代写起,即中国民族工业刚刚兴起的时候写起,重点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新兴的国有企业的风风雨雨,一直写到当下,可以说是一部形象的新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史。而这样一种角度,这样全面地直接表现工人阶级成长历史的小说,至少在新时期文学以来,这还是第一部。
小说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作者在结构情节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功夫。故事基本上是以老工人王金炳和牟棉花的一家作为主要人物和主要线索,通过一家人的成长发展折射出中国工人群体的成长发展。王金炳少年时代离开乡村来到天津到三条石铁厂当学徒工,牟棉花小小年纪凭着倔强的性格终于考入日本人开办的东洋纱厂。他们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小说真实地表现了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自觉的责任担当。大工业的环境培育了工人的广阔胸怀,劳动磨炼了工人的爽朗性格,小说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表达了对这一朴素真理的信念。因为这一朴素真理,王金炳等这批老工人无论在文革那样的荒诞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面对艰难困境的时期,始终都不改变自己的操守。但作者并不是单纯地缅怀昔日的工人精神,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到工人精神在当代的延伸和发展。
小说塑造了一批很有个性也充满大机器工业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工人本色与特定政治时代的印痕使这些人物具备了深刻的内涵。其中像王援朝这个人物可以说是作者的独特发现。在一部集中反映工人阶级历史命运的小说中精心设计这样一个人物,恰恰是因为作者对中国工业的认识有着不一般的深度。工人阶级不仅体现为一种经济关系,更体现为一种社会关系。中国工人阶级的诞生和成长是伴随着中国革命者寻找中国社会进步最佳途径的实践同步进行的,王援朝在实践中印证着这些。他由少年时代到农村去当一名农民,到今天在改革大潮中如鱼得水,他身上的理想主义精神会让沉迷于经济至上的人感到惊醒,这不是抽象的理想主义,不是对过去理想主义的缅怀,而是建立在对当今现实的认识和批判的基础之上的理想主义,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它在今天体现着文学的精神高度。
工业题材一直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它不像乡村题材那样具有丰厚的文化积累。写工业往往陷进了生产流程,陷进了钢铁和水泥筑起的结构之中。《机器》在追求工业题材的文学性方面有所突破,作者径自以机器作为小说的基本框架,但他巧妙地使机器人性化和文化化。冰冷的机器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有血肉有体温起来。当然,这样一种文学化的方式本身就富有象征意义,不断运转的机器传达出生生不息的工人精神。通过肖克凡的叙述,我们会对机器肃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