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京还存有不多的老会馆,它们零星地分布在南城的大街和胡同里。如你从它的门前经过,一眼看去,除了破旧不堪外,感觉上全无特点。但是,外表的破落并不等于它没有价值。其实,在北京保留下来的每座会馆都是一本记载北京历史发展的教科书,每座会馆都有许多的故事可以向后人倾诉,有人说会馆是“百年前的北漂据点”。
讲述
现在北京还有会馆吗?怎么去寻访这些会馆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报记者走访了对会馆有着几十年研究的白鹤群先生。
贵州会馆,樱桃斜街11号,现在是一家饭店。IC/供图
会馆,在北京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它的出现,例如《黄飞鸿》中的广东会馆。旧时,许多省市在北京都建有会馆,史书上曾记载:“近世乡人旅居会饮及乡会试举子寄居之所,曰:‘会馆’,由乡人官京朝者共置之。”
“会馆的发展大致可以以1415年为界线分为两个阶段。1415年以前,北京只有少数有同行同乡组建的会馆,属于行业会馆,主要从事商业活动和行业信息交流。
从1415年乙未科起到民国建立为止,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地点都设在北京。全国各地的学子云集京师,从而促成了另一种会馆的诞生——科举会馆,也称同乡会馆。”
“五一假期到了,人们会有各种娱乐活动。我想起了1993年五一期间我寻访老会馆的一段往事。那天我第一站到的是宣武门内的一条胡同,球子巷。这个胡同的名字很有意思,有的书里写成求志巷、求智巷、求子巷。《京师坊巷志稿》一书中有记载:球子巷,有太仓会馆……全名应为太嘉宝崇四邑馆,乃是太仓、嘉定、宝山、崇明四地联建而成。当年的太仓会馆已经改成居民大杂院了,住家的窗户还是旧式的那种木质折叠窗。有两块碑铺在一进馆门的地上,已经看不见碑文了。”
“从球子巷出来,过对面的达智桥,从大六条往西到储库营,17号是四川会馆,旁边15号是山西太原会馆。四川会馆现在是民居,正门已经封死,旁边新开了侧门,后院还保留着先贤祠的建筑。太原会馆相比要破旧一点,分东西两院,东边是原来的举人试馆,西边原来是祠堂。”
“从上斜街往西,52号是番禺会馆,清代大文学家龚自珍曾在这里居住。56号是东莞会馆,当年改成宾馆了。门两边有八字影壁,离老远看着挺气派的。”
清军入关后,为防止各省文人作乱,特定出禁止在内城兴建会馆的规定,并将清代之前在内城的会馆逐渐改迁到外城,因此现在北京老二环以内遗留下来的会馆为数很少。
“刚才说的是宣武区的几个会馆,这是那天上午寻访的。下午到崇文,又走了几家会馆。西半壁街17号是工商靛行会馆,那天我到那的时候,会馆里的住户正在翻盖房屋,会馆的门楼已经拆了,馆匾已经摘下放在地上。我怕这块匾像安徽凤阳会馆的石碑一样得不到妥善保存,赶紧联络了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将其取走。”
“东兴隆,西兴隆,东西兴隆,兴隆街兴隆有致;南芦草,北芦草,南北芦草,芦草园芦草芳香。”这是白先生对崇文区芦草园一带的描述。芦草园附近有平遥颜料会馆、齐鲁会馆、汀州南馆、汀州北馆等,另外还有火神庙、药王庙。虽然会馆的数量不多,但种类丰富,对有意寻访会馆的朋友来说,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会馆的规模不尽相同,例如省级的会馆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内有举子楼、迎宾会贤堂、供奉本省先贤的敬贤堂等,有的省还会为考生建魁星楼祈福。省级的会馆一般不住常客,主要用于接待本省在京官员聚会、接风、应酬客人等。乡级的会馆要简单得多,主要是为考生提供食宿和学习的场所。
有一些较大的会馆内还建有戏楼,例如缨子胡同的延邵会馆和现在已经成为京城票友聚会主要场所的湖广会馆。
白先生对会馆的评价是:“这里充满了乡情,这里充满了乡恋。他人难懂的乡音,在这里交织成篇。会馆集结了远来的乡亲,走出了科举的状元。这里记述着家乡的掌故和情思,这里的往事让后人追根溯源。”
攻略
京城特色会馆简介
湖广会馆:
湖广会馆坐落在宣武区骡马市大街东口南侧?穴虎坊桥西南?雪,是湖南人体仁阁大学士刘权之、湖北人顺天府尹李钧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集资兴建,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是目前北京仅存的建有戏楼的著名会馆之一,也是按原有格局修复并对外开放的第一所会馆。民国以后,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等诸多名角曾在此演出,现在成为京城重要的票友聚会地点。
中山会馆:
中山会馆旧址在宣武区珠朝街5号。相传为明代权臣严嵩的花园别墅。此园分前、中、后3大院,内建有魁星楼、戏台、假山、亭树、水池、小石桥、什锦窗院墙等。
中山会馆原名广东香山会馆。193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广东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香山会馆也随之改名。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番禺会馆:
其前身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故居,位于上斜街52号。清道光年间龚自珍曾一度居此。龚自珍的宅院前面是住宅,后面有花园。1831年他将这所宅院卖给广东番禺县人潘仕成,潘后赠与同乡会,遂成为番禺会馆。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颜料会馆:
在崇文区北芦草园,是明代中叶山西颜料、桐油行馆,又称集赢会馆,后改为颜料会馆。清代康熙、嘉庆年间两次集资重修。民国初年改称颜料行同业公会。会馆前部分为仙翁庙及火神庙,庙的后面有一座戏楼,乾隆六年(1741年)添造了戏台罩棚。现在会馆前部的庙宇建筑保存较完整,戏楼已改建为一旅馆。
撰文实习生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