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一人一年要交1000多元
今年起,南京大学教授招博士生要交钱。记者前日获悉,从眼下正在录取的2007级博士新生开始,南大启动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革草案确定,先从博士开始,提高研究生津贴,今后导师每招一名博士生,不分文、理科,每月均要向学校上交100元,一年交1000多元,以津贴形式发给所带的博士。
据了解,南大现有600多名博士生导师,各类在校博士生约3400多人,今年计划招收900余名博士。为了提高研究生津贴,改革草案提出由各院系提供相应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目前详细实施方案没最终敲定。
该校法学院原副院长孙国祥教授说,博士是导师的科研助手,特别是理工科,对导师帮助很大,理应获得一定报酬,在国外都有比较明确的做法。以前国家对博士的助研津贴没有成文规定,此次南大首次以制度形式把博士的助研津贴确定下来。
南大教育系主任、南大校委会委员龚放教授说,根据南大改革草案,以后招1名博士,不管文科还是理科,导师按每生每月100元上交,这些钱将以津贴形式发给学生,学校再给学生补贴一部分,导师还要从课题经费中拿一部分资助学生。据了解,目前南大一个博士生每月的津贴基本在500-1000元之间,改革后他们的生活会有所改善。
新闻传播学院潘知常教授说,南大1名导师1年最多招3名博士,招满的话1年要上交3000多元;博士毕业周期一般4-5年,以5年计,如果年年招满,一个周期内手下有15名博士,1年要交近2万元。文学院一名教授说,现在国家经费支持少,这些学科1名导师拿一个省级重点课题3万-5万元经费,一般项目1万元左右,光立项不给钱的也不少。在人文社科类学科,导师大多独立研究,博士作用不大,改革后压力明显增加。
不过教授们承认,改革以后对强化导师责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益。孙国祥教授说,导师们的重心会调整,一方面提高自身水平,更加积极地申请项目,一方面要拿出更多精力指导学生,提高科研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