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福善
初春时节,因采风而出小城往北走,不远便步入山中。见三面环山,回顾来路,尚可眺望小城,只是有些影影绰绰;朝前一条山道,一直蜿蜒向更深的山里。我要去的小村,恰巧就散落这山谷间。
山谷间生长着很多树木,掩映着小村。
仔细端详,三只鸟窝并没有挤挨一起,而是分别坐落三条枝杈间,各据一方,鸟儿们相安无事地做着“邻居”。这应该是三对鸟“夫妻”,当初为各自的“家”,一定是辛勤地四处寻觅。尽管山很多,树很多,鸟们寻觅地上枯干的树枝,再一根根辛辛苦苦地衔至树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搭建”。终于枝杈托举着三只鸟窝,没有钢筋拉牵,没有水泥勾抹,却结实稳固,鸟们在窝里不管是阴是晴,是风是雨,便可以“幸福”着翩然而来的每一个日子。
鸟们在树上,自由地飞来飞去;人们在树下,快乐地走进走出。鸟们站枝头鸣唱,人们坐阴凉里说笑。
山村人家屋顶相继袅起炊烟,才发觉时已近午。我走向一座更高的院落。一位老人叼着长烟袋,笑着用烟袋一指树上:一个鸟窝足有一篓子干柴呢!甭问,过去山里人没少掏鸟窝,掏出鸟蛋和小鸟,末了把鸟窝也随手端了!对于鸟们,无疑是一场“浩劫”与“灾难”!也是山里人穷困所致。现在不了,或许人们为忏悔过去的“暴行”,还在树上挂一些精巧的鸟笼,以供鸟们栖息。
老人徐徐吐出一口浓浓的烟雾:杨树那边山下,曾有龙潭,水势渊深。相传旧有尼庵,幼尼来汲水,忽内急而溺于潭侧,潭中之龙因有人道之感,尼孕而生女,弃于山陬。邻村萧姓人怜而抚养,长大聪慧,后入辽宫为后,主卒子幼,即主政,故有萧太后之称,村也由此得名。
原来这小山村人杰地灵。回望的刹那,但觉那棵白杨树撑起一方天地,树下的人与树上的鸟和谐地生息着,共同做着山间的主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