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没有约定,4月28日,记者起了个早,前往离家十几里外的泰州市海陵公安分局下坝派出所蹲点采访。
8点,民警们都来齐了,尽管离他们正式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派出所所长王绍龙笑着说,“每天都是这样。
没一会儿,派出所门前来了一辆三轮车,一位女民警小心地从车上把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扶了下来。
女民警叫吴莹,不到30岁,老奶奶叫徐雪珍,已经73岁,家住板桥河东,从小就痴呆在床,和76岁的嫂子一起生活。“老人家年龄大了,一直没办二代身份证,今天恰逢小吴在所里值班,她就起了个早去把徐奶奶接来拍照办证。”
小吴带着徐奶奶拍好了身份证照。正当记者想和小吴聊聊时,她摆摆手说,“我得先把徐奶奶送回家,8点半还要开例会呢。”
9点,晨会结束,小吴便和所长王绍龙一同值班。快到12点了,也没有接到一个110报警。王绍龙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是老社区,邻里间相处比较融洽,治安案件相对较少,一年110报警也就百十个。”
下午1点10分,所长王绍龙和小吴急匆匆地从楼上走了下来。他们刚刚接到报警:职中路附近发现一截带血的胳膊。
5分钟不到,他们便赶到了指定地点。仔细搜查后,什么也没有发现。最后,从一位市民那里得知,是一位小孩子报了假警。“像这样报的假警,每个月都有不少。”王绍龙说。
返回所里的途中,小吴和所长顺道来到了徐雪珍家,把照片送给她们。徐雪珍正在睡觉,嫂子在忙家务。“这么快就好了,多少钱?”
“不要钱。”小吴摆摆手说。
徐雪珍的嫂子立即皱起了眉头,王绍龙忙说,“小吴已经帮着垫了。”
不一会儿,他们又来到了不远的盲人徐子珍家。
桌上的一根两米长的红丝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小吴告诉记者,每个空巢老人、残疾人、低保户都有一根特别的红丝带,遇到困难时,将红丝带系在窗户或门上,巡逻的社区民警或者帮扶人员看到后,立即上门提供帮助。
徐子珍清楚地记得,红丝带是去年8月5日发的,10天后他第一次挂出红丝带:当天早上起来,想拿点米烧饭,可是手在米袋里一摸,袋子已经空了。怎么办?他想起了红丝带。就在他试着把红丝带挂到门外不久,帮扶人员发现了,帮他上街买来了米和油。
“挂红丝带真的有用呢!”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以后,老人们需要提供生活帮助的时候都会把红丝带挂出来。吴莹介绍,自从开展红丝带帮扶活动以来,他们帮过行动不便的老人购买日常用品;上门照顾患病老人;陪寂寞的老人拉家常等,“做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2点半,他们回到了所里。一个下午在平静中度过。
晚6点,小吴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晚上不能回家了,值班是24小时。”
本报通讯员 夏志耕
本报记者 赵晓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