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特别的雕塑作品传达了非同寻常的含义。
一场行为艺术化了的零距离秦腔表演走下舞台。
保持了工厂原生态的“时态空间”清晰可见的标语。
一展厅正展出的搓衣板系列作品浓缩了对人生的一种认识。
艺术与工厂会扯上什么干系?或许,上个世纪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废弃的工厂会成为某些艺术家的生活方式,LOFT(仓库)式生活方式。
北京东北,四环之外,机场高速东南,一片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旧厂房静卧在一个名叫大山子的地方。一色的老旧砖墙,清冷中自有一种朴素大气之美。它本身是一种承载着历史的空间,被艺术家富有创意的工作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一批当今最活跃的艺术家渐渐将它打造为今日北京的一张脸,并命名为798艺术区。
《纽约时报》曾介绍过798工厂,将之与几十年以前曼哈顿的SOHO相提并论。
798工厂,原是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项目之一,其建筑设计秉承了包豪斯风格(20世纪20年代德国形成的一个现代建筑重要派别,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当时这一工厂系列在亚洲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到上世纪末,798逐渐荒寂。到本世纪初,这个企业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70%以上的车间停止运行,职工从2万人递减至不足4000人。
就在798即将被人遗忘的时候,其闲置的厂房、低廉的租金,引起了一些艺术家的注意。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里空旷厂房内十多米高的挑空、四分之一球状的屋顶,再加上充足的光线与安静的环境,是进行艺术创作的绝佳地方。也许正因为如此,工厂借艺术得以继续生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是798由前世过渡到今生的见证人。八九年前,当最早一批雕塑家进驻时,这些废弃或闲置的厂房,每平方米租金只有0.2元。2002年,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们开始成批进驻,798的知名度也因此不断提高。至2003年4月,艺术区初步成型,组成了画廊、艺术基金会、出版传媒、设计广告、时尚品牌、咖啡店、餐馆、洒吧等38家机构和46个艺术家工作室,房价也随之飞涨。
入住798艺术区的人中,有曾经放荡不羁、愤世嫉俗的摇滚青年,也有恪守传统,因循守旧的画家、雕塑家。两群截然不同的人在此共生——一群人在巨大厂房中建起自己的创作室,搞的完全是纯艺术,作品很难被普通人理解;而另一群人则是将厂房、仓库改造成另类的艺术空间、店铺或餐馆,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销售,且以此为生。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798从一个破旧的工厂摇身一变,成为当今北京的一个时尚艺术区,不仅本土艺术家视若宝地,大批的国外艺术工作者也慕名而来,纷纷在这里开设画廊。798迅速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等的聚集区。目前798已经拥有60余家此类场所。
2003年以来,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对北京798进行了报道。一时间,以LOFT(仓库)式生活方式为主要标志的798在国内外声名鹊起。兼具LOFT和SOHO两大概念的798终被认定为中国“后现代主义艺术基地”、“民间艺术村”。
有人认为,顺其自然发展下去,798很有可能成为像美国纽约SOHO那样的艺术核心区,即“艺术CBD”,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浓缩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