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吉祥、福气冲天的虎头鞋。老式织布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葫芦上自有大千世界。面塑作品:南极仙翁。本报记者孟宪峰/摄。
本报衡水电(记者孟宪峰)5月6日,衡水湖畔的冀州市阳光明媚,来自冀州、衡水、南宫、山东菏泽等地的能工巧匠们汇聚于此,纺织、剪纸、面塑、烙画……各种民间手工技艺令游客大饱眼福。
当日上午,冀州绿地广场热闹非凡,广场东侧一字儿排开的是民间老式的传统织布设施,艺人们正在现场展示传统手工棉粗布的制作程序:有的用老式纺车将棉花纺成棉线;有的用络子将棉线绕好,梳理平整后缠绕在升子上;有的用网穗子的机子网穗;有的用织布机演示织布。
这些艺人告诉记者,古人说:“不纺无以成纱,不织无以成布”,所以人们把织布的第一道工序“纺”和最后一道工序“织”合称为“纺织”。民间传统纺织和现代机器纺织生产原理是一样的,但是民间的纯棉手工粗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既环保又舒适!
在广场西侧的手工虎头鞋摊位上,冀州杜沙村80岁的老太太仁三九正在展示她的手工虎头鞋,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仁三九告诉记者,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要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从纳鞋底到绣鞋面,到最后缝制结束,大概要缝制几千针。
看着这些寓意吉祥、福气冲天的虎头鞋,很多游客陷入了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中。
来自山东菏泽的面塑艺人穆绪建正在摊位上表演面塑艺术,只见他把带色的面团左捏右捏,不一会儿工夫,一个玲珑可爱的小公鸡就在他指间出现了,穆绪建灵巧的面塑手法赢得了围观者的阵阵掌声。记者看到,穆绪建面前摆放着很多面塑作品,有南极仙翁、曹州牡丹等,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其他展位上也是精彩不断,山东菏泽刘先涛的葫芦烙画,冀州市区康晓燕的剪纸,衡水市区赵晓玲的麦秆贴画,衡水桃城区张田村张新利的花鸟虫鱼字画,河北大学大学生段云宁的纸雕、纸花,冀州市区苏化钦的手工勾织,冀州市区陈洪英的农耕农织家具手工制作模型……他们的民间手工技艺也令观者如痴如醉。
据冀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勇介绍,如今,越来越多的民间手工技艺濒临失传和断代,保护传统文化遗产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起来,为此,冀州市利用黄金周期间,举办了此次“田园棉杯”民间手工技艺展演大赛。古冀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举办此次活动可以推动冀州的文化、旅游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