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苏州5月7日电 题:中国古琴专家学者共商古琴保护传承对策
作者 徐燕
首届中国古琴艺术节昨晚在“琴川”常熟落幕,在艺术节期间举行的古琴艺术保护论坛上,来自中国古琴界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商中国古琴艺术保护和传承的对策。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中国民族器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士无故不撤琴瑟”。古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称为“文人音乐”,名列“琴棋书画”之首。二00三年,中国古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标志着古琴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但同时这一弥足珍贵的传统艺术仍面临困境,需要全力的抢救和保护。
中国古琴艺术保护到底保护什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认为,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的古琴几千年来形成了诸多琴派,古琴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保护前人留下的琴和琴谱,更重要的是保护现存的琴派及传承人。中国琴会会长李祥霆说,目前老一辈琴家在世的已不多了,如何界定琴派和传承人,至今还没有一个标准。古琴千百年来追求的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今天也应该继承这种精神。
来自南京的古琴家刘正春说,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保护、抢救、传承的机制,其任务依然艰巨。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缺乏鲜明的文化理念和强有力的法规及文化操作体制和方法。就目前古琴艺术的现状而言,希望国家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拯救那些至今尚未失传的古琴传统曲目,挖掘打谱古代谱本记载的三千多首琴曲,抓紧培养一批出类拔萃的艺术新人。梅庵琴派的传人、年近七十的古琴演奏家王永昌提出,这么多宝贵的曲目还没有整理出来,再不组织人员进行打谱,它们永远只能藏在故纸堆里,并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中国琴会常务理事、虞山派古琴艺术馆馆长朱晞介绍说,古琴的保护传承常熟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近几年来,常熟先后出版了《虞山琴韵》,成功承办了中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开设了古琴大专班,恢复成立了虞山琴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少儿古琴社,推出了一台融现代审美荟萃舞蹈诗词、书画、其它民族乐器的“虞山琴韵”大型音乐会,成立虞山琴派艺术工作室和成立虞山琴派古琴艺术馆,积极培养虞山传人。
据介绍,常熟古城原有七条小溪穿过城中,形似琴之七弦,因此古称“琴川”。成立于明代晚期,以常熟虞山命名的“虞山琴派”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二00四年常熟被联合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授予“古琴之乡”称号,在此次中国古琴艺术节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向常熟市政府授予了“中国古琴江南保护基地“牌匾”。(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