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裘志伟 摄影报道
农村小伙靠画生活
记者踏上大港头村江滨路的古街,但见两侧古屋、八角亭沧桑斑驳,昭示浓厚历史底蕴。附近一幢楼房门楣上的“古堰画乡”4个大字,吸引人的眼球。
去年9月,联城镇凤鸣村22岁的汤志敬走进了“古堰画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实现他成为“泥腿子”画工的梦想。因没有美术基础,真学起来,就没有想像中浪漫了。“一连很多天,一幅都画不了。”汤志敬告诉记者,经过几个月的苦练,他才临摹出一些简单的作品。
“第一幅作品被画商80元钱买走,别提多高兴了,现在每个月都有20多幅画被画商收订”,他说这番话时,一脸的灿烂。
陈哈利董事长告诉记者:“这里的一些画廊,业务都不错,画工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这里农民学画的劲头也很大。”
如今,不光学画的农民越来越多,一些头脑活络的村民已在琢磨自己开画廊了。
画笔描绘五彩未来
在丽水油画院陈列室里,记者也看到了这里最重要的一种油画商品——行画,正在参观的南通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对这些作品赞赏不已。在“大和画坊”创作室,七八名画工正在忙着赶制500幅反映欧美国家风情的行画。“大和画坊”杨进老师介绍说,行画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艺术品复制的方法,以临摹世界名画为主,价格则按照描绘、制作的精细程度进行细分。
在“古堰画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创作室里,陈哈利董事长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一边整理准备赴义乌参加文博会的油画作品,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在上海、杭州、义乌都有了自己的窗口,今年还将让“丽水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作品进军西博会呐。
据了解,近年来到大港头写生创作的全国各地的学生更多了,仅“在水一方”写生基地就已接待了20万人次。目前,深圳、广州等地画家和画商纷纷来此扎根,12家行画生产企业陆
续进驻,拥有画工130多人。“古堰画乡”工艺美术分校和画工培训中心也相继开办,正在为商品画生产输送大批合格人才。
“古堰行画”远销海外
2005年4月,一批扎根本土的“丽水巴比松”画派的草根画家,富有远见地把这里的草木流水搬上了艺术殿堂,因受到众多民间画家的全力投入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古堰画乡”随即在山清水秀的瓯江之畔应运而生。且从业画工群众不断增多、画业规模日益扩大、前来写生学生与日俱增。雄心勃勃的当地政府,期望通过3年努力,到2008年把“古堰画乡”建成“长三角”重要的行画生产基地。
由于“古堰画乡”所产行画,与世界市场接轨,深受外商青睐。眼下,当地画商借助神通广大的义乌市场营销网络,以及画商网上外销,产品已远销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