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一个很在乎别人评价的人,但我特别在乎我讲课的时候听众有没有掌声。”方永刚的这句心里话,诠释了一个道理:传播的有效性,应该成为理论工作者矢志不渝的追求。理论的目的是指导实践,理论工作者的职责是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能否履行好这一职责,主要取决于传播是否有效。
针对性是有效性的前提。理论工作者与群众贴得越近,对实际了解得越深,理论传播的效果就越好;理论工作者对听众的传播期待和信息需求把握得越准,理论传播的质量就越高。如果你讲的问题与大家关心的问题不能“对接”,你讲的内容与大家想听的东西并不“搭界”,那么,就等于无的放矢,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因此,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对理论传播来说,讲究时效性是十分必要的。在重要理论刚提出、重要政策刚出台、重大事件刚发生时,如果理论工作者能在“第一时间”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阐述、解答,那么,效果肯定是最佳的。方永刚早晨六点钟看到科索沃战争爆发的消息,八点半钟就开讲这个专题,学生听得带劲,感到“解渴”。有时,时效性差一点点,有效性就会差一大截。过了那个“时间节点”,传播就起不到释疑解惑的作用而变成“马后炮”,就丧失了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功能而变成了“亡羊补牢”。能不能抓住群众的“兴奋点”、“关节点”,就看你有没有练就快速反应的能力。
理论传播是一门艺术,其最高境界是通俗化。列宁曾说过,对人民不要故作高深,要通俗易懂。理论是讲给群众听的,是要让群众懂的,太深奥、太抽象、太枯燥,听众会敬而远之。理论工作者要学会把远的拉近,把抽象的变具体,把深奥的变浅显,抓住群众的思想特点,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联系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把理论讲实、讲活、讲透。
|